【内容提要】明朝建立后由于北元兵锋不断南下,宁夏成为防御要冲。在北方九边重镇中,宁夏镇、固原镇雄居其二,既驻军屯田又肩负重要的防御任务。“实土卫所”制在宁夏北部以不设地方政权为标志,“准实土卫所”主要设于宁夏南部。除驻节固原的陕西三边总督统一指挥陕西三边四镇军务外,还有庆王府中护卫、宁夏群牧千户所和甘州群牧千户所。通过严密的军事设防、陕西三边总督和长城实现军事防御。 【关 键 词】明代/宁夏/军事建制/实土卫所/准实土卫所/军事防御 【作者简介】薛正昌(1956—),男,宁夏固原人,宁夏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宁夏地方历史与地域文化。 元顺帝北逃后,蒙古的不断南侵迫使明朝在建国伊始就将防御重点放在北方。太祖、成祖多次用兵大漠南北,对蒙古残余势力进行打击的同时在长城内外遍置卫所,布防重兵,屯田戍守,构成一道坚固防线。“土木之变”后边防形势逐渐发生变化,由进攻态势转入全面防御,这是考察和研究宁夏明代历史与文化走向的基本背景。宁夏历来为西北边防重镇,是中原文化、西域中亚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融汇碰撞地带。这里农牧皆宜的自然环境和战争频繁的政治环境,使宁夏在明代二百多年历史中扮演重要角色。宁夏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北元兵锋南下的要冲,宁夏镇、固原镇为明代北方九边重镇。宁夏北部实行总镇之下的卫所制屯田御边,南部固原军事建制与地方州县并举。驻节固原的陕西三边总督统辖西北沿边军队,政治、军事地位尤为重要。“宁夏介在河曲,三隅逼虏境,烽火四时不绝”[1]63,这是明人焦竑对宁夏的客观评价。环县以北直抵宁夏全是军事卫所建制,“盖其地无府州县故也”[2]5,由此审视明代边境与防御会更为直观和清晰。 一、军镇机构设置 (一)军镇机构设置的背景 明朝初年,朱元璋在中央设置了总理朝政的中书省和掌管全国军事的大都督府。地方上确立都指挥使司为地方最高军事领导机构,统辖卫所军队。胡蓝案后,朱元璋又开始对中央机构进行改革:一是废除中书省及丞相制,将丞相权力分属六部;二是撤销大都督府,分设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将军权一分为五,都督直接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分区领导和管理全国各地都指挥使司。右军都督府管辖陕西、四川、云南、贵州,宁夏因隶属陕西都指挥使司之故归右军都督府管辖。都指挥使司与布政使同、按察使司合称“三司”,直接统属于中央。 建国后,朱元璋确立了“固守封疆”的国防战略。为加强国家武装力量,明太祖创设了卫所制度,遍及全国各地。在北方一面设立军事卫所,一面修墙筑城,万里长城成为重要的军事防御体系。“土木之变”后,明朝军队对北方蒙古骑兵的抗衡能力严重下降。正统末年蒙古诸部不断南侵,明朝控制范围亦随之内缩。从此后明朝北部边防所付出的巨大代价来看,由于明成祖将朱元璋时期长城以北卫所的防御部队南移,位于内蒙古大宁的北京都指挥使司也南撤至北京西南,“没有正规的中国卫再设立在长城沿线之北了……防御方针上的这些改变给后来北方边境防御带来了有害无益的影响”[3]221。成化初年,蒙古诸部进驻河套,“秋冬则举众为寇,春夏则潜退河套,近边军民多被抢”[4]卷61。弘治以后,火筛部大举进入河套驻牧;正德初年,进入河套的蒙古诸部“兵约十万,俱驻牧套内,时寇宁甘宣大等”[5]卷250。当时西北边备的总体形势是“成化以前虏寇多在河西,自虏居套以来,而河东三百里间更为敌冲”[6]卷232,这一军事背景使宁夏、固原二镇成为北部防御的重点[5]366。因此北部边防主要修筑长城构筑防御体系,在长城沿线不断设置关城、堡城和路城等据点,同时不断设立军事机构,从洪武至嘉靖年间共在北部设置了九大军镇,史称“九边”。镇、卫、所建制与修筑长城,在宁夏沿边体现得非常直接和完整。自正统开始,“敌患日多,故终明之世,边防甚重”[6]。军事机构的设置和长城防御体系的修筑,使大量军队不断移驻和充实到宁夏、固原各地。明代的镇戍制度是一个系统的防御体系,“总镇一方者为镇守,独守一路者为分守,各守一城一堡者为守备,与主将同守一城者为协守”[6]1866。这种军事布局和防御体系在明代宁夏、固原二镇是完整的,由此可见明代宁夏、固原各级军事镇戍设置的基本脉络。 (二)军镇设置的原则 元顺帝北走草原后,元朝政治机构还在,军事实力尚存。因此明朝建国后不久,北部防御问题就日渐凸显,宁夏的军事地理位置亦日见重要。“明初悉攘诸漠北,中叶复渐食漠南,边患遂与明代相始终。”[7]卷3这从明代北部“九边”重镇的设置即可看出,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继设宁夏、甘肃、蓟州三镇,后设太原、固原二镇,形成东起“鸭绿,西抵嘉峪,绵延万里,分守防御”的北部九大军事防区[7]卷3。每一个军事防区都有一位“总兵”镇守,“其边陲要地称重镇者凡九”[7]882。军镇机构随着北方军事形势的不断变化而逐渐设置:洪武三年(1370年),设宁夏府[8]98,归陕西行省管辖;洪武五年(1372年)废除,人口内迁。此后终明之世,宁夏镇再无府州一类地方政权建制,只有军事建制。明代的军镇起初并非常设机构,其运行程序为:“征伐则命将充总兵官,调卫所兵领之;既旋则交上所佩印,官兵各回卫所。”[6]卷89凡有战事,皇帝任命总兵官后发给统兵将印指挥军队,战事结束后归还将印,军队回归各卫所。总兵官虽为无品级、无定员的临时差遣,但却挂有很高的头衔。嘉靖以后由于战事频繁且持续时间较长,总兵还朝交印、军队各归卫所已不可能,这种制度逐渐淡去。此后,总兵成为“镇守一方”的军政大员,为一省或一个地区的军事主帅,称为镇守总兵官。“镇守一方者为镇守”,总兵、副总兵“率以公、侯、伯、都督充之”,级别很高。建文四年(1402年)八月,都督何福为征虏将军镇守宁夏。永乐六年(1408年)三月,宁阳伯陈懋镇守宁夏,由于防区不一样,同样是总兵权力和待遇却不一样,区别在于“挂印总兵”与“普通总兵”。宁夏镇总兵属于挂印总兵,称为“征西将军”[9]89;挂印总兵镇守的地方都配有参赞军务的巡抚,实际上是省级建制的配备。 关于宁夏镇设置时间,《嘉靖宁夏新志》没有明确记载,“总兵官永乐初设,银铸‘征西将军印’”,有皇帝给总兵官任杰的“敕谕”[9]33。实际上,建文四年(1402年)八月,右军都督府左都督何福已佩征虏将军印“往镇陕西宁夏等处,节制陕西都司、行都司,山西都司、行都司,河南都司官军”[10]178。当时何福出镇宁夏,虽然统辖范围很大,但主要防区还是宁夏一带。为慎重防边,皇帝又“敕宁夏总兵官左都督何福……御边宜慎之毋殆”[10]178-188。何福为首任“宁夏总兵官”已十分精晰,说明宁夏镇总兵官的设置最晚在建文帝时期。此后,宁夏总兵官的设置一直延续,如永乐时期的宁阳侯陈懋、都督阿怀佩等都佩有“西征将军印”。 (三)宁夏镇所属军事机构及兵马 宁夏镇东南据黄河为险,西北倚贺兰山为固,在明代人眼中是“四塞之固”的地方。宁夏镇置镇守总兵官一员,驻扎宁夏镇城,协守副总兵一人,同驻镇城。分守参将四人:正统八年(1443年)设花马池营,东路右参将驻扎花马池;宣德初年设都指挥守备,正统八年设西路左参将,驻扎中卫城;灵州原设守备,嘉靖八年(1529年)设参将,驻扎灵州城;北路平虏城设参将。据《嘉靖宁夏新志·宁夏总镇》记载,除以上四路参将外还有协同与守备设置。东路协同成化五年(1469年)设,分守兴武营;西路协同成化五年设,分守广武营。南路钦依守备和北路钦依守备,分别负责镇城南北防务。游击将军三人,管理镇城的都司一人,领班都司二人,管理水利屯田的都司一人[6]1868。此外还有户部管粮郎中一员,驻扎花马池;兵备一员,驻扎宁夏镇城;游击二员、都司五员,驻扎宁夏镇城。另外,还有玉泉营守备一员[11]42。此外,还有宁夏管粮通判、宁夏东路管粮通判、宁夏西路管粮通判。 宁夏镇花马池、兴武营、清水营一带是蒙古兵锋入寇的门户之地。蒙古南下的目标往往在腹里,宁夏防御严密就不敢拆墙而入,腹里就可无患。杨一清在陕西多年,不但谙熟宁夏地理形势,而且对这一带的防御与布局了如指掌,“地方散漫,墩堡稀疏,士马单弱,不能遏其方张之势……陕西游击将军似当复设”[12]149。为便于防御,杨一清将复设的陕西游击将军并兵士三千人专门安排在环县、庆阳、固原、靖远这一广大空间往来征调进行截杀。在杨一清看来,参将的主要职责是“分疆画地,各守一隅……而其用先于守。今之游击,随贼声势,往来则应……而其用则专于守”[12]315,这是复设游击将军的主要目的。宁夏镇原额马步官军71693员,除节年逃亡外实际官军数37837名。原额马22182匹,除节年倒失外实有马13892匹[13]214。成化十三年(1477年),宁夏军队36500多名,更增客兵1万[13]163。嘉靖三十四年记载的官军数字不一样:宁夏镇旧设军44000余名,今止28000余名;马14000余匹,今止12000余匹[13]163,前后数字相差较大。据《乾隆宁夏府志》记载,明代出任宁夏镇总兵者88位[14]308-310。 (四)固原镇与所属机构与兵马 固原城原本是汉唐以来西北地区著名城池,元代建立后州城迁徙至固原城南四十里开城后,百年间城池荒芜,直到正统十年七月设巡检司。明代固原镇隶属固、靖、甘、兰四镇,管辖范围较大。景泰初年,瓦剌也先不断进犯宁夏和固原,多处百姓被杀,官私牲畜被掠,“军民惊散,苦不胜言”,被迫申请修筑固原城。据《明史》记载:景泰二年(1451年)五月,“城固原”[6]145。1979年固原城墙内出土的《重修镇戎城碑记》记载了当时盛况:“官员、人匠、军民夫五千余人,于景泰二年七月二十二日兴工重新修补。……景泰二年八月终工完。虽劳众力之艰辛,永为兆民之保障。”立碑时间为“景泰二年岁次辛未九月初一日”[15]140。据《全边记略·大明师中表》记载,景泰二年“命修固原州废城”[13]490,说明《明史》所载景泰二年五月“城固原”应是申报朝廷筑城时间而非实际筑城时间,“城固原”应在“七八月”而非“五月”。据《嘉靖固原州志·创造州治》记载,“景泰元年,始筑固原城”。《嘉靖固原州志·城池》载,“景泰三年,苑马寺奏修固原城”。景泰三年,以固原州城设置固原守御千户所。景泰元年、景泰三年之说皆出自《嘉靖固原州志》,一志两说,“景泰三年”说显然有误。应该是景泰二年前修筑固原城,景泰三年置固原守御千户所。景泰三年(1452年),以“固原州古城地通北虏,最为要冲”[16]221,调平凉卫所官军立固原守御千户所。 重修固原城后调军戍守[16]4359-4360,景泰三年闰九月,设守御千户所。成化初年,蒙古毛里孩部不断进犯固原、宁夏。成化三年(1467年),“寇破开城,因徙县于固原”[17]卷58。次年六月,“开城贼满俊反”[6]165。满俊反明之举迫使明朝重新考虑固原的军事防御问题。成化五年(1469年)二月,总督陕西军务右副都御史项忠等奏:“固原地方……内为土鞑巢穴之所,外为北虏出没之场。守城惟一千户所,军少势孤……宜于本州(县)添立一卫。”[18]1278项忠等人的奏折获准后,遂于成化六年设固原卫[19]20。成化十年(1474年),王越总制延绥、甘肃、宁夏三边,驻节固原[6]169。弘治十四年设固原镇,火筛部入据河套后“遂成为敌冲”。早在成化九年(1473年),朝中就有人建议设置固原总兵,但被搁置。弘治年间,给事中杨椃“请令固原自为一镇,下(秦)纮措置之”[13]153。总制秦纮亲诣固原,一面条呈设镇之事,一面“增而展之”,积极拓展固原城。据《明史》记载,设固原镇后“隶以四卫”[6]2238,即固原、靖远、甘州、兰州。弘治十五年(1502年),改开城县为固原州,属平凉府[6]1005。 通常认为,固原镇的前身本驻西安,弘治时期移驻固原。弘治十五年六月,刑科给事中杨椃建议“以固原自为一镇”[20]3465,直到弘治十七年十一月因蒙古入侵才敕镇守陕西的武安侯郑英“驰往固原督守备等官整兵防守”[20]4098,因用兵不力而被解回。时督理陕西马政、巡抚陕西都御史杨一清上折称:“镇守陕西武安侯郑英怯懦失事,取回,荐举都督曹雄镇守,移驻固原。”[19]33此前陕西镇守总兵官有事即驻固原,无事留省城。杨一清参奏郑英后,朝廷“令其常在固原驻扎,抚安军士,防守地方,不许仍住省城,复蹈前辙”[12]147。曹雄取代郑英镇守陕西后,“专在固原防守”[21]191。据《明史》载:“镇守陕西总兵官一人,旧驻会城,后移驻固原。”[6]1869实际上弘治十四年已设立固原镇,弘治十八年(1505年),陕西镇守移驻固原。正因为有了以上背景,陕西镇守移驻固原后至嘉靖之前,固原镇的管辖范围较大,除侧重靖虏、固原一带防务外,延绥、宁夏、甘肃以内地区的军事也没有完全脱离。嘉靖时期(1522—1566年),固原镇总兵职权是“操练军马,抚恤兵士,修理城池,防御贼寇,如遇有警,专一于固原等处领军杀贼。凡军旅等项一应重务,须与巡抚都御史公同时计议,停当处置。事有与巡、按三司会议者亦须从长定议而行”[22]卷10,职权范围专一于固原。宁夏镇与固原镇总兵官亦有细微差异,宁夏镇属挂印总兵称“征西将军”,“陕西止称镇守官……无将军印”[2]108,陕西镇守官即后移固原的固原镇总兵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