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在宋代,“回回”一词虽然最早出现在北宋元丰时期,但在此之后的南宋与金时期都出现过“回回”一词的记录,这些“回回”名字应该引起研究者的注意。成书于宋高宗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的洪遵《谱双》记录了几种双陆的形式:“平双陆,一名契丹双陆。凡置局二人,白黑各以十五马为数,用骰子二,据彩数下马,白马自右归左,黑马自左归右。”[43](9)“回回双陆,布局行马大抵与平双陆相类,但出马时不问点色多少,任意出两马。”[43](10)“大食双陆,以毯为局,织成青地白路,用三骰子,分为七,白马居右,黑马居左,八门遇彩方得过。”[43](18) 双陆是一种博戏,据洪遵言,双陆创制于西天竺,曹魏时流进中国,盛行于南北朝隋唐之间,到宋时,中原地区已不传,而南北边陲及海外却盛行。上述“双陆”即是《谱双》中介绍的三种重要的双陆。这三种双陆同时出现,可以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回回”与“大食”指的不是同一实体,而回回与契丹则“大抵相类”。还值得注意的是,《谱双》将当时流行的双陆分为三类,一类是北双陆,包括平双陆(契丹双陆)、三梁双陆(汉家双陆)和回回双陆等,并称这种双陆“北人多能之”[43](9~12)。二类是广州双陆,又名番禺双陆,包括啰羸双陆、下囋双陆、佛山双陆等,并称这种双陆“番禺人多为之”[44](13~16)。第三类是南蕃、东夷双陆,包括四架八双陆(即三佛齐、阇婆、真腊双陆)、南皮双陆(即占城双陆)、大食双陆和日本双陆[45](17~19)。很明显,北双陆就是北方的双陆,广州双陆就是南方双陆,南蕃、东夷双陆就是外国双陆。洪遵将“回回双陆”纳入“北双陆”的范围,所谓“北双陆”即“北人”的游戏。宋人眼中的“北人”,当即契丹、西夏耳,回纥在当时应为西域人,无“北人”之概念。这又为将“回回”指于西夏境内的居住民族提供了一条十分有力的证据。 南宋末年一位无名氏作者完成的《昭忠录》有这样的记载:“曹友闻,同庆粟里人也。……以功名自任,制司命招忠义,就以为总管,所部皆两界亡命,及武休汪世显麾下回回、西夏、十八族之不归附者,颇甚畏之。”[46](3)又一次出现了“回回”一词,这个“回回”原是汪世显麾下的一支队伍,汪世显为陇西巩昌人,为旺古族,仕金为巩昌总帅[47](3649),故知在金朝统治陇西时,这里有一支“回回”人在此地居住。 与此相对应的资料是《宋史·曹友闻传》:“明年,友闻引兵扼仙人关,谍闻北兵合西夏、女真、回回、吐蕃、渤海军五十余万大军。”[32](13235)此处的“明年”应是“端平初”的后两年,即端平三年(丙申,1236年),这里的“回回”亦是汪世显部下的“回回”。《元史·汪世显传》:“金平,郡县望风款附,世显独城守,及皇子阔端驻兵城下,始率众降。即从南征……宋曹将军潜兵相为犄角,世显单骑突之,杀数十人。”[47](3649) 可知,曹友闻所碰到的蒙古军队中的“回回”兵就是汪世显带来的军队。注意,汪世显属下的“回回军”与西夏军、女真军、吐蕃军和渤海军并列,当即前已言及的西夏境内的回回,亦即《元史·世祖纪》中的西夏“回回军”。《昭忠录》中还有一条资料:“丙申(1236年)秋八月,二太子及塔尔海元帅以精兵五十万于初三日入大散关……北兵备内不备外,又以雨作,尽归毡帐,杀死十数万,鸡冠山之兵闻鼓声出堡夹击,转战至回回寨,二太子欲取韩溪路走。”[46](3~4)这里出现了一个“回回寨”,以“回回”为地名,一是反映这里居住的回回人应有一定的数量;二是可以说明回回人在这里居住已经有了相当长的时间,否则,不会以“回回”冠地名。这个“回回寨”以地望度之,大约在沔州与利州之间,即今陕西南部四川北部之地。在1236年的蒙宋鸡冠山之役中,出现了“回回寨”的地名,可以确证回回人移居陕西南部、四川北部地区至少发生在12世纪末。 再来看一条材料。《元史·太祖本纪》:“烈祖崩,汪罕之弟也力可哈剌怨汪罕多杀之故,复叛归乃蛮部。乃蛮部长亦难赤为发兵伐汪罕,尽夺其部众与之。汪罕走河西、回鹘、回回三国,奔契丹。”[48](6)额尔登泰等译《蒙古秘史》称王罕:“后惧乃蛮攻杀他,又走去回回地面垂河行,投入合剌乞塔种古儿皇帝处,不及一年,又反出击,经过委兀、唐兀地面,艰难至甚。”[49](976) 拉施特《史集》又作:“王汗行经三国,到达突厥斯坦国王哈喇契丹古儿汗处。突厥斯坦也同畏兀儿诸城、和唐兀惕诸城一样,正发生内乱,他仍然不得栖身在那儿。”[50](147) 道润梯步译《蒙古秘史》稍有不同,称王罕“畏乃蛮而逃撒儿塔兀勒之地,诣垂河合剌乞答惕之古儿汗矣。在彼不及一年,却又反走,窜于委兀惕、唐兀惕之地,困乏而行也。”[51](121)并在“撒儿塔兀勒”之处加了一个注释:“‘撒儿塔兀勒’:旁注为‘回回’。这里是指伊斯兰教国家,花剌子模国的全体而言。‘撒儿塔兀勒’一词,出自梵语sartacax,汉译作‘萨陀婆诃’,是‘大商’、‘老板’之意。”[51](123) 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汪罕逃走的时间是“烈祖崩”时,即宋宁宗嘉泰七年(1202年);二是汪罕出走的三个国家,《元史》所载之顺序与《秘史》《史集》恰好相反。《元史》是河西(唐兀惕)、回鹘(委兀惕)、回回,而《蒙古秘史》和《史集》则是回回、回鹘(委兀惕)、河西(唐兀惕);《元史》是“奔契丹”,《蒙古秘史》和《史集》是去西辽(合喇乞答惕)。汪罕是克烈部人,克烈部居于蒙古高原杭爱山一带,他率部往西辽走,首经之国为“回回国”,这个回回国又译作为“撒儿塔兀勒”,意思就是伊斯兰教的国家,或者是“大商人”之地。汪罕出走的时间应该在宋宁宗嘉泰二年(1202年)之前。这就告诉我们,在克烈部与西辽国之间有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回回国”。这一“回回国”首先要指出的是,不是指回鹘(委兀、畏兀儿、委兀惕),因为上述文献均将“回回”与“回鹘”并列;其次,也可以肯定这一“回回国”不是指花剌子模,从上述文献所言之地理位置即应在河西走廊北部与阿尔泰山南部一带,亦应是12世纪初期已经伊斯兰化的龟兹回鹘国,或称黄头回纥国[52](201~208)。 最后,《辽史》中出现的“回回国”与“回回大食部”亦应引起注意。《辽史·部族表》称耶律大石西行经行诸部有:“回回大食部,寻思干地,起而漫地。”[53](1123)《辽史·天祚皇帝本纪》亦称耶律大石:“将西行至大食……至寻思干,西域诸国举兵十万,号忽儿珊。……三军俱进,忽儿珊大败……回回国王来降,贡方物。”[54](356)根据这两条材料,可以认知,《辽史》的作者认为,大食国即回回国。《辽史》虽然成书于元朝末年,但《辽史》的纂修主要是依据辽人耶律俨的《实录》及金人陈大任《辽史》为基础,“稍加修订编排”而成,所以其中保存了大量的原始资料,特别是“《本纪》《部族表》《属国表》《二国外纪》等部分,还保存了一些研究契丹以外各族历史以及中外关系的参考资料。”[55](1~8)据此可知,上述《辽史》中的两条“回回”的资料是反映辽国灭亡时,中国人是将大食国称之为“回回国”,回回即大食。 综合上述四种中文文献出现的“回回双陆”“回回寨”“回回国”及“回回大食”,只有一种解释可以适合于以上四说,那就是称信仰伊斯兰教的人为“回回”。刘义棠先生亦称:“《梦溪笔谈》所称之‘回回’,仍以指伊斯兰教徒或其地区为宜。”此说当是。余以为,《梦溪笔谈》《谱双》《昭忠录》《辽史》及《元史·太祖本纪》中出现的“回回”均应是指伊斯兰教徒。如此推理不为荒谬的话,那么下一步就应证明伊斯兰教徒怎样进入我国西北地区及西夏境内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