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清朝皇帝出巡的有关政策和措施 清朝皇帝出巡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有的在长期执行中便形成了制度。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管理机构。清代皇帝出巡,特别是远行,需要进行认真的准备,因此就要设置管理机构,以协调各方面的工作。在康熙帝时期,皇帝出巡活动的准备工作由朝廷的有关中央机构,比如内阁、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工部、内务府、理藩院等,遵照皇帝的谕旨进行,以协调地方的相关机构或人员做准备。到了乾隆帝时期,这种准备工作更加整齐划一,一般是由皇帝指定亲王一人担任总理行营事务王大臣,负责全面的筹划安排。比如乾隆八年(1743)乾隆帝第一次东巡,就是以和硕庄亲王允录为总理行营事务王大臣,全面负责出巡活动。[14]乾隆十六年(1751)乾隆帝第一次南巡,也是由总理行营事务王大臣负责。乾隆帝以后的皇帝出巡,一方面也设置总理行营事务的王大臣,[15]另一方面,也和康熙帝时期一样,由朝廷的有关中央机构遵照皇帝的谕旨进行,只是因为雍正年间设立了军机处,所以增加了军机大臣的相关活动。准备工作包括的内容有:派向导勘察沿途道路,制定巡幸计划。出巡所经过的地方,地方官员要提前修桥铺路,建筑行宫,准备器玩,安排迎銮。稳定社会秩序、美化环境的工作也要做,比如训练士卒、通缉盗匪、清理刑狱、安抚穷苦百姓、修缮城郭、治理河渠等。此外,祭祀所需要的物品,行围所需要的士卒和马匹等,也都需要准备。 二是卤簿仪仗。清代皇帝出巡,车驾仪仗有具体的规定,使用骑驾卤薄,具体由掌管皇帝车驾仪仗的机构銮仪卫负责,銮仪卫的主官称銮仪使。卤簿仪仗的规制是:皇帝乘坐轻步辇,前列乐部所设的“行幸乐”,其后顺序是御仗、吾仗、立瓜、卧瓜、星、钺各六个;五色金龙小旗十面,五色龙纛十面,单龙赤扇、双龙黄扇各六把,五色花伞十把;豹尾枪十只,弓矢十只,仪刀十把;九龙曲柄黄华盖一个,后为御骑,前引后扈一如常仪。皇帝出巡的保卫工作也由銮仪卫负责。[16]不过,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有时也有变通。康熙帝第二次南巡时,他曾亲制上谕,强调因省察黎庶疾苦,兼阅河工,巡幸江南,便道至浙观问风俗,因此简约仪卫,卤薄不设,扈从者仅三百余人。[17]康熙帝第一次东巡,是“驾出午门,素服不奏乐,不设卤薄”,仪式非常简单。[18]乾隆帝第一次东巡,也是“每日迎送不必奏乐”。[19] 三是御道。这里说的御道,包括皇帝出巡经过的道路,以及专为皇帝出巡所修的道路。康熙帝时,对出巡道路没有什么过分要求,只要能通过就行。正因为如此,他从京师前往木兰围场所走的北巡御道,起初竟有六条之多,后来也有四条,没有固定的路线。[20]康熙帝第一次南巡,对于南巡的道路也没有特意的修治。第二次南巡,他对修治道路多有谕示。他曾严饬地方各官,所过道途停止修治。他在上谕中说:朕阅视河道,巡察地方,恐有司派民修路,或预备修理无用之处,烦劳百姓,亦未可定。朕不择路而行,何用修治,徒劳民力?应通行严饬。[21]康熙帝对地方官预备的装饰好的舟船,不但不坐,连看也不看,并谕示拆毁。雍正帝对出巡道路也没有什么过分要求。雍正十一年(1733)二月,雍正帝谒陵,见沿道安设水缸,蓄水洒道,谕示:“跸路所经,虽有微尘何碍。地方官当以牧养生民为重。若移奉上之心以抚百姓,岂不善乎?”[22]尽管皇帝没有提出具体要求,但是地方官对御道还是非常重视的,采取一切措施进行修整、维护。这从北狩御道就可以看出来。乾隆帝时北狩去木兰围场和承德避暑山庄的御道基本上固定下来,就是出古北口往东北走,经两间房、常山峪、喀喇和屯、广仁岭,到避暑山庄;再往北经钓鱼台、黄土坎、中关、波罗和屯、张三营进入木兰围场。这条御道在过两间房以后,有一段完全是用大河卵石和大石条砌成的,非常考究,清代称青石梁御道,约有六里长,始修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前后。广仁岭那段御道非常平坦,是康熙五十七年(1718)修建的。[23]康熙帝第二次东巡时的御道,也是这样。据外国传教士记载说:“凡是经过的最偏僻的地方,全都开筑了崭新的道路。路宽十英尺……尽量建筑得笔直平坦……晴天如同打谷场一样光滑。”[24] 从乾隆帝开始,对御道要求更加严格。乾隆帝东巡盛京谒陵,所经过的道路,都要提前派大臣进行检查,并动用国帑,对应当加固的桥梁,应当修补的路段,在皇帝出发前必须修建好。档案记载,奉天将军在乾隆帝第一次东巡时,就曾安排:永陵至二道房身道路由盛京工部派拨旗丁铺垫,桥木动项采买;抚顺至红墙一带道路由旗民平垫,河沟搭桥木料不足时,动用钱粮采买。御道要取直,路面要平坦,还要碾压坚实,并多备水缸以备洒扫。各该管官员要亲自带领修道夫丁日夜督率,不得稍懈草率,官吏之间不得推诿。[25]乾隆帝南巡时,对御道的要求也非常严格,要帮宽3尺,中心正路宽1丈6尺,两旁马路各7尺。路面要坚实、平整,御道要笔直。凡是石桥石板,都要用黄土铺垫。经过的地方,一律清水泼街。正因为这种严格的要求,到嘉庆帝第二次东巡时,甚至出现了这样的情况:“经过道路,多由民田开筑”,“芟刈禾稼,不免有伤农业,且新土浮松,亦于行走不便。”[26] 四是行宫。行宫是京城以外供皇帝出巡时居住的场所,有的是特意修建的固定的建筑,有的是临时寓居的官署或住宅。清代皇帝出巡,特别是北狩和东巡,在经过蒙古地方没有固定居住的房屋时,多居住帐篷,也称“行幄”,一般由京城带出,晚间露宿时搭建,早晨起来后拆撤。在皇帝出巡频繁经过的地方,比如北狩,木兰围场建成后几乎年年举行秋狝大典,所以御道上风景优美、水源丰富、适合留宿的地方便建造行宫。北狩御道上的行宫有30多处。其中,蔺沟、汤山(在今北京昌平区)、三家店、怀柔、南石槽、密云、河漕、罗家桥、遥亭、什巴尔台、黄土岗、巴克什、二沟、汤山(今河北省承德市汤泉)、王家营、张三营、蓝旗营、唐三营、波罗和屯、桦榆沟、鞍子岭、两间房、喀喇和屯等行宫建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至康熙五十九年(1720)之间。热河行宫也称避暑山庄,始建于康熙四十二年,最后完善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钓鱼台、济尔哈朗、阿穆呼朗图、南天门、石匣、白龙潭、鬡髻山等行宫修建于乾隆八年(1743)至乾隆四十三年(1778)之间。羊山行宫建于道光年间。[27]乾隆帝南巡御道上专建有行宫,仅直隶、山东境内陆路上就有14处。据有关史书记载,它们是黄新庄行宫、涿州行宫、紫泉行宫、赵北口行宫、思贤村行宫、太平庄行宫、红杏园行宫、绛河行宫、德州行宫、晏子祠行宫、灵岩行宫、岱顶行宫、四贤祠行宫、古泮池行宫。这些行宫是在乾隆十三年(1748)至乾隆二十七年(1762)之间修建的。[28] 乾隆八年(1743),乾隆帝第一次东巡时,曾就修建行宫谕示军机大臣:“桃花寺、白涧、燕郊三处行宫工程,现令三河于今岁办料,明岁兴工。第思燕郊为回銮驻跸之所……若于十月内可以告竣,即一面办理,一面具折随本奏闻。”[29]这道上谕有助于我们对当年修建行宫情况的认识,它完全是为了皇帝的需要,而且几个地方同时开工。行宫都具有一定的规模。一般都分左中右三宫院,又分宫殿区和苑景区两部分。以德州行宫为例,它的中路有照壁、大宫门、二宫门、便殿、垂花门、寝殿、佛堂。左路有朝房、军机房、四明亭、内值事房。右路有朝房、膳房、值事房、垂花门、照房。三路之间分别由西过厅和东过厅相通。[30]当然,最大的行宫当属避暑山庄,它用了80多年时间才最后建成,占地面积约为560万平方米(8400余亩),分宫殿区和苑景区两部分,苑景区又分湖区、平原区、山区三部分,直至今天仍是人们的游览胜地。 五是行在。皇帝出巡所在的地方称行在,这里亦指皇帝出巡在外时对政务的处理。清代皇帝出巡,特别是远行,京师各机构都要派出相应的官员随行,以便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和有关事务。顺治八年(1651)定制,皇帝出行,别造香宝携行,并铸扈从各印,加“行在”二字。部院章奏,内阁汇齐,三日一送行在。[31]档案记载,嘉庆帝在嘉庆十年(1805)第一次东巡盛京时,在京的宗人府、内阁,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理藩院、步军统领衙门、太常寺、鸿胪寺、钦天监,以及銮仪卫、太医院、内务府、掌仪司、都虞司、广储司、会计司、庆丰司、营造司、关防衙门、家伙仓、中正殿、药房、鸟枪处、武备院、茶膳房、造办处、番役处、上驷院等机构,都有人员随行。[32]考虑到清代皇帝出巡什么人随行都是“援例而行”的,所以,康熙帝、乾隆帝时期也应是这样。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清代皇帝出巡期间照样不间断的处理政务,而且京师的有关衙署也要不间断的把各地报告、奏章通过驿传直接送到沿途驻跸行宫,奏报给皇帝。这方面最明显的例子,是乾隆二十二年(1757),乾隆帝第二次南巡时,平准战争正在进行。他一边巡幸,一边批阅前方奏报,指示方略,发布各种命令,确保了平准战争的最后胜利。 六是谒陵。清代皇帝的陵寝有三处。一处在关外的盛京,那里有永陵、福陵和昭陵。永陵埋葬着皇族爱新觉罗氏的先祖,福陵埋葬着清太祖努尔哈赤,昭陵埋葬着清太宗皇太极。一处在直隶(今河北省)遵化县城西北马兰峪附近昌瑞山下,称东陵。那里有孝庄文皇后的昭西陵,顺治帝的孝陵,康熙帝的景陵,乾隆帝的裕陵等。一处在易县的永宁山下,称西陵。那里有雍正帝的泰陵,嘉庆帝的昌陵等。前曾指出,康熙帝3次去盛京、27次去东陵谒陵,雍正帝7次去东陵谒陵,乾隆帝4次去盛京、44次去东西陵谒陵,嘉庆帝2次去盛京、11次去西陵、24次去东陵谒陵,道光帝1次去盛京、15次去东陵、9次去西陵谒陵。按清朝制度,皇帝谒陵有固定的程序。要在驻跸日的当天去谒陵,在陵前祭台行谒见礼。次日在大殿前行大祭礼,读祝文,行大飨礼。谒陵时皇帝和随从文武百官都要素服,行三跪九叩礼。奠酒要四跪,每跪奠酒三爵,每奠行一拜礼。然后西向举哀。此外,谒陵时皇帝在何处降舆,文武百官在何处下马,祭品的种类和多少,也都有具体的规定。[33]另外,皇帝在盛京谒陵时,还要在清宁宫祭神,由女萨满主管,祭品有猪、酒、打糕、搓条饽饽等。[34] 七是祭祀。清朝制度规定,皇帝出巡时,所经过的名山,皇帝要亲自祭祀;不能亲自去的,要派遣大臣去。帝王陵寝、圣贤忠烈及名臣祠墓,凡在30里地以内的,也要派遣官员祭祀。这里以康熙帝南巡祭明太祖陵和孔子为例。康熙帝第一次南巡到达江宁府时,就派遣内阁学士席尔达于明太祖陵读文致祭。接着,他又亲率内大臣、侍卫、部院官员往谒明太祖陵,在孝陵殿前行三跪九叩头礼,在宝城前三奠酒。第二次南巡时,康熙帝又祭祀了明太祖陵。他至大门前,下辇步行。进前殿,行三跪九叩头礼。至陵前跪,奠酒三爵,行三叩头礼第三次南巡时,在江宁府城,康熙帝谕示,明代洪武乃创业之君,洪武乃英武伟烈之主,非寻常帝王可比,决定亲往奠祭。康熙帝还命修明太祖陵,并悬挂御书“治隆唐宋”匾额。第四次南巡到江宁,遣大学士马宁祭明太祖陵。第五次南巡到江宁府城内,康熙帝先遣大学士户部尚书徐潮祭明太祖陵,后又亲至明太祖陵祭祀。导引官引向中门,康熙帝却命从东角门入,以示诚敬之心,率诸皇子及大臣、侍卫行礼。第六次南巡,驻跸江宁府城内时,先遣大学士马宁祭明太祖陵,后又亲往明太祖陵,乘步辇,由东石桥至大门,下辇,由东门升殿,行礼。 再看对孔子的祭祀。康熙帝第一次南巡回銮途经山东曲阜时,除了谕示衍圣公孔毓圻选学有经术者一二人讲儒家经典外,还举行了隆重的祭孔典礼。先是遣国子监祭酒阿礼胡致祭于启圣公祠。随后黎明时分,康熙帝上御辇,设卤薄,进曲阜南门,诣圣庙,至奎女阁前下辇,由甬道旁行至大成殿,行三跪九叩礼。四配十哲两庑,从官分献。鼓乐大作。康熙帝在大成殿瞻仰圣像,历览圣迹、历代碑记。特书“万世师表”悬额殿中。康熙帝到孔林,于珠泗桥下马,步行至孔墓前,跪奠酒三爵。此外,康熙帝还遣礼部尚书等往曲阜的周公庙读文致祭。第三次南巡回銮御舟泊仲家闸时,康熙帝御书“圣门之哲”匾额命悬挂子路庙。第四次南巡驻跸宿迁县司吾驿时,遣大学士熊赐履祭先师孔子。第六次南巡御舟泊恩县方阡时,遣大学士席哈纳祭先师孔子。 八是礼佛。这里主要指的是康熙、乾隆、嘉庆皇帝多次西巡五台山,礼遇藏传佛教。众所周知,五台山是佛教胜地,有许多藏传佛教寺庙。比如灵鹫峰上的菩萨顶,是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传为文殊菩萨居住的地方,所以又名真容院,也称文殊寺。又如罗睺寺、圆照寺、殊像寺等,都是五台山上著名的藏传佛教寺庙。这些寺庙对于信仰藏传佛教的蒙古、西藏王公乃至一般百姓都很有吸引力。清朝皇帝非常明白利用藏传佛教抚绥蒙古、西藏王公贵族的道理。为此,清朝以藏传佛教四大活佛之一的章嘉活佛管理五台山藏传佛教有关事务。此外,就是清朝皇帝亲自巡幸五台山,到这里朝拜,以实际行动表明清朝对藏传佛教的尊崇态度。这样做有利于蒙古、西藏地区清朝统治秩序的稳定。 九是行围。清朝定鼎北京后,顺治帝多次巡幸南苑,“令禁旅行围,始立大狩扈从例”。到康熙帝时,定车驾行围驻所置护军统领、营总各一人,率将校先往度地势,武备院设行营,建帐殿。“缭以黄髹木城,立旌门,覆以黄幕。其外是网城,宿卫屯置,不越其所。”[35]康熙十年(1671),改木城为黄幔。木兰围场建立后,开始举行秋狝大典。康熙三十三年(1694),设虎枪营,分隶上三旗,置总统、统领。乾隆初年,设综理行营王大臣一人,管理启行、校猎、驻跸、守卫等事[36]。每年秋狝,在六十多所围场中,只利用十八九个围场,最多二十个,次年轮换。要利用的围场,事先一定要做出计划,从哪个围场开始,中间经过哪些围场,在哪个围场结束。以便届时官兵赴场布列,等候皇帝前来行围。乾隆二十年(1755),更定网城植连帐一百七十五,设三座旌门,分树军纛名为金龙。去网城连帐外十几丈为外城,植连帐二百五十四,设四座旌门,分树军纛名为飞虎。去外连帐六十丈,周围警跸,立帐房四十,各建旗帜,八旗护军专门管理。至此,行围规制更加详密。不仅如此。举行秋狝前,各驻防长官要选材官到京学习有关仪礼。蒙古一些盟旗要选1250人作为虞卒,名为“围墙”,以供合围用。行围开始后,皇帝戎服乘骑出宫,扈引按照巡幸仪式进行。统围大臣莅场所,按旗整队,中建黄纛为中军,两翼斜行建红白二纛为表,两翼末各建蓝纛为表,均受中军节度。具体行围时,围制有行围与合围之分。另有哨鹿的规制,是专门捕鹿的。[37] 十是阅兵。清朝皇帝出巡,都有阅兵的内容。这一制度始自顺治十三年(1656),地点在京城南苑,时间是三年一次。康熙帝时,不再限于南苑一地,时间上也不再以三年为限。具体内容包括列队、鸣枪发号、骑射、赏赐等。这里以康熙帝南巡为例。第一次南巡时,他到江南教场看射箭表演。在各将军、副都统、总兵等官及内大臣、侍卫等射毕后,康熙帝也披挂上阵,右发五矢,五中;左发五矢,四中。以后几次南巡,康熙帝也都是或赐驻防八旗男妇年六十以上银两,或赐将军、士兵等酒食,并率诸皇子和善射侍卫到演武场射箭,检阅驻防官兵的射箭技艺,赏赐兵丁银两。 十一是回避。回避是皇帝出巡时一般百姓遵守的制度。清朝皇帝虽然要求臣下执行这一制度,但他们更希望接触百姓。所以一般都多次谕示有关官员,要尽可能地让百姓瞻仰圣颜,不可过多阻止。不过,绅耆及百姓要“量远近跽迎”。[38] 十二是颁赏与进献。清代皇帝出巡,一般都要蠲免所经过地方的地丁钱粮,普通百姓也可以进献方物。对兵士,则赏赐银两。对各级官员,皇帝要根据不同情况赏赐不同的物品。比如康熙帝南巡时,赏赐给官员的物品有亲书手绢,御用袍褂及靴,御用鹿尾、乌塔糕、乳饼、葡萄糕、乳酒,御书督抚箴,御书匾额等。官员给皇帝的进献不但量大,而且质高。乾隆帝南巡时,大臣和官员进献的物品有名帖、名画、珍珠、玉佩、香囊、玉器、书籍、古砚、西洋珐琅刀、西洋自鸣钟表、瓷器、食品等。[39]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