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代巡幸制度的历史作用 清代的巡幸制度,对维护清朝社会稳定、促进经济文化发展、融洽民族关系、改善民生以及抵御外来侵略,起到了一定作用。 首先,维护社会稳定。这主要表现在康熙帝和乾隆帝的南巡过程中。一是通过他们祭祀孔子,表现出对儒家学说的尊崇,宣传了满汉一体,拉拢了汉族地主阶级以及江南地区的知识分子。祭祀明孝陵,维系了江南地区汉族士民的向心力。对历代和本朝的名人名臣致祭,赐祠匾,以及写诗赞扬,笼络了江南地区的士人,倡导了对国家的尽忠尽义。二是开科取士,笼络乡绅。江南是人文重地,读书人多。康熙帝和乾隆帝利用南巡之机,大沛恩泽,给于种种优惠,并竭力表现出优礼举人、尊重读书的态度。这使一批有才华的读书人以文获进,不仅选拔了清朝政府需要的人才,也扩大了清朝政权的统治基础,进一步加强了江南士人对清政府的向心力。三是通过特殊褒赏,笼络官员和商人。特殊褒赏种类很多,题字是最为常见的。除了赐字以外,还通过赐坐、赏饭、晋封官爵、赐子孙功名等笼络有关官员。对于一些罢职回乡的官员,有的重新录用,复其原品,有的赏赐新衔。结果,使大批封建官僚感恩戴德,消除了他们对朝廷的怨恨。对商人也采取多种手段进行笼络。利用商人希望捞得一官半职提高社会地位的心理,对他们大量授予空头官衔。商人们一旦得到封号,便感恩戴德,颂声如雷。四是减免赋税,注意兼顾普通百姓的利益。减免租税,虽然好处大多落在富人手中,但是下层百姓也分沾了一些余润。五是通过阅兵,加强威慑,向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那些政治上的反对者,包括西北地区的分裂势力,显示朝廷的力量。这对于稳定社会秩序,加速清政府对西北地区的统一,起到了一定作用。另外,清朝皇帝西巡礼佛,尊崇藏传佛教,也有利于蒙藏地区社会秩序的稳定。 其次,促进经济文化发展。康熙帝和乾隆帝南巡,在治河和修筑浙江海塘方面取得的成效是显而易见的。通过南巡治河,黄河决口的频率大大降低,这在当时黄河上下游植被破坏日益严重、水土流失加剧的情况下,取得的成绩已属不易。大规模修筑浙江海塘,抵御了海潮的侵袭,减少了潮灾所带来的严重危害,安定了太湖流域的农业和手工业,使这一地区的城乡经济继续得到繁荣和发展。浙江海塘的修筑,还保证了南粮北运的正常进行,使大运河在南北经济交流中继续发挥作用。同时也保证了浙西盐业生产的正常进行,使沿海地区以制盐为生的许多灶户免于破产,从而使浙西地区的盐业生产继续得到发展。康熙帝和乾隆帝南巡所经过的地方商人云集,买卖兴旺,客观上促进了江南地区商业经济的发展,使江南地区经济联系得到了加强。扬州、苏州、江宁、杭州等城市也日益繁荣起来。此外,康熙帝和乾隆帝东巡,在东北地区鼓励垦荒,剔除过重的差徭,有利于东北边疆生产的发展。奖励文教措施的执行,则推动了盛京地区文教事业的进步。 第三,融洽民族关系。清朝皇帝北狩,在避暑山庄和木兰围场的活动中,有许多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参加。其中,既有蒙古各部的王公贵族,也有天山南路的回部(维族)伯克,还有中亚一带的哈萨克族首领,葱岭以西的布鲁特(柯尔克孜族)部的领袖人物。他们在木兰围场纵马驰骋,在避暑山庄载歌载舞,表现出各少数民族和满族上层的融洽关系。不仅如此。康熙三十年(1691),康熙帝北巡,在多伦诺尔举行多伦会盟,解决了喀尔喀蒙古的各部矛盾,喀尔喀蒙古全部归顺清朝。还有前曾指出的,乾隆十九年(1754),乾隆帝在避暑山庄接见杜尔伯特蒙古族首领三车凌,乾隆三十六年(1771),乾隆帝在避暑山庄接见从俄国伏尔加河流域回归的土尔扈特蒙古族首领渥巴锡,乾隆四十五年(1780),乾隆帝在避暑山庄又接见了为庆祝自己七十寿辰而从西藏来的六世班禅喇嘛,上述一切,也都使满族上层和蒙古、藏等族的关系更为融洽。 第四,改善民生。前曾指出,清朝皇帝出巡,目的之一是省方问俗,了解民间疾苦。以康熙帝南巡为例。他曾说:朕欲知地方风俗,小民生计,有事巡行。他还亲制上谕:百姓足则国家充裕,若期比户充盈,必以蠲租减赋,除其杂派为先。康熙帝以民为邦本,认为足民即以富国。他第四次南巡驻跸长清县界首铺时,夜里大风,南村失火,便派遣大臣侍卫扑火,并决定被烧房屋每一间赏银三两。驻跸宿迁县司吾驿时,看到沂州等地城郭乡村百姓受灾甚苦,面有菜色,衣衫褴褛,就谕示有情愿效力的官民,包括降级革职人等,速往山东赈济银米,秋后可酌量议叙。由于清朝皇帝出巡一般都要蠲免所经地区的地丁钱粮,并采取相应的救助措施,从而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民生。 第五,抵御外来侵略。这主要表现在康熙帝的东巡过程中。自顺治朝以来,沙皇俄国不断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为了反击沙俄的侵略,康熙十年(1761)康熙帝首次东巡后,在东北采取移民实边、驻军屯垦等措施。康熙二十一年(1682)春,康熙帝第二次东巡谒陵时,到了吉林、黑龙江等边疆地区,召见了盛京、吉林、宁古塔等地将军、都统、大臣,商讨了加强东北边防的具体措施,决定加强水师建设。为此,康熙帝亲临战略要地打牲乌拉,泛舟松花江,进行调查,并谕令把宁古塔将军衙署移到吉林,“建木为城,倚江而居,所统新旧满洲兵二千,并徙直隶各省流人数千户居此,修造战舰四十余艘”,极大地充实了水陆的军事力量。[40]这为第二年(1683)完成全面反击俄国入侵者的准备工作奠定了基础,也为后来赢得雅克萨战争的胜利准备了条件。 当然,清代的巡幸制度也有负面的影响,这就是造成社会财富的极大浪费,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贪污腐败。以至于乾隆帝退位以后,曾经对有关臣下说过这样的话:“朕临御六十年,并无失德,惟六次南巡,劳民伤财,作无益害有益。将来皇帝如南巡,而汝不阻止,必无以对朕。”[41]乾隆帝的这段话,全盘托出了清朝皇帝出巡的负作用。 (原载《明清论丛》第十三辑,故宫出版社2014年4月出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