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本文以九件敦煌本天下姓望谱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回顾了相关研究的学术史;其次将较早刊布的五件姓望谱按抄写格式分为三类,指出其中S.5861兼具两类抄写格式的特征,并借助S.5861与其他各卷抄写格式、物质形态与内容等方面的对比分析,确定了该卷与P.3191、BD10613、BD10076、S.9951、羽59R间存在着缀合关系,并再次将九件敦煌本天下姓望谱按抄写体系划分为三类,确定了以S.5861为中心的缀合本定名应为《大唐天下郡姓氏族谱》,而与缀合本相似的BD08679当是以此为底本的伪作,其定名应与《贞观氏族志》无关。 【关 键 词】敦煌/姓望谱/格式/物质形态/缀合 【作者简介】陈丽萍(1977- ),女,甘肃省会宁县人,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从事敦煌学、隋唐史研究。 图1 长期以来,学界周知的敦煌本天下姓望谱①(下行文多简称“姓望谱”)共有五件,即S.2052《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一卷并序》[1]、BD08679(北位79号)《唐贞观八年五月十日高士廉等条举氏族奏》[2]、P.3191《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3]、S.5861《姓氏书(?)》[4]与P.3421《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5]。其中,只有S.2052有原题,其他四件皆由后人拟定名。 随着各国所藏敦煌文书的不断整理,又有S.9951《姓氏书(?)》[6]、BD10076《姓望氏族谱》[7]、BD10613《郡望姓望》[8]与羽59R《李林甫撰大唐天下郡姓氏族谱》[9]四件姓望谱陆续刊发,其中也只有羽59R有原题,其他三件皆由后人拟定名。 九件姓望谱中,有关前五件已有丰硕的研究成果②,后四件却尚未引起学界全面关注。笔者从抄写格式、内容衔接与物质形态等各方面入手,对九件姓望谱进行了综合比对,发现以S.5861为中心,该卷与羽59R、P.3191、S.9951、BD10613、BD10076间存在着衔接或缀合关系(图1),进而对敦煌本姓望谱的抄写体系与定名等问题有了一点新思考,故撰成此文,以求教于大家。 探讨文书间的内在联系乃至缀合关系,书写格式无疑是首要直观的判断标准,借助已有成果及笔者的分析,可先将前五件姓望谱按抄写格式大致分为三类: P.3421为一类。该卷首尾皆残,存四郡的郡姓与姓源共20行,以郡→姓氏数→州→姓氏→姓源为序抄写各姓望所出,因与其他四件的格式和内容都大不相同,该卷一般被当作姓源类谱牒文书单独介绍研究,本文对该卷也不做过多探讨。 BD08679为一类。该卷首残尾全,存66郡的郡姓35行,以郡→姓氏数→州→姓氏为序(双行)抄写各姓望所出,再加署名高士廉的奏抄11行与悟真的题记2行(单行抄写),共计48行。因高士廉和悟真的双重知名度,使该卷一直备受学界关注,但关于其创作时期、真伪与定名等问题却又一直存在争议③。 S.2052、P.3191为一类。S.2052首尾俱全,由题名“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一卷并序”1行、序言3行和十道九十郡的郡姓共106行组成;P.3191首尾俱残,存第五、六、七道十九郡的郡姓共22行。相较P.3191,S.2052内郡望数大增,与P.3191在道州次序的安排上也有所差异,但两卷皆以十道为序,按道→州→郡→姓氏数→姓氏次序抄写,内容也有大致相合处,说明它们是相近底本不同时期的抄本,唯S.2052时代更晚、内容有所增改而已④。 所余S.5861的书写格式较为特殊。该卷由四块残片组成,按《英藏敦煌文献》刊布的图版,可依次标识为A、B、C、D片,分别残存6、9、10、6行内容。王仲荦、唐耕耦(将B片标为(一)、能与该卷缀合的S.3191标为(二)、D片标为(三)、C片标为(四)、A片标为(五))、郑炳林等皆认为B片是另件文书。因笔者求助刘波先生联系IDP项目负责人能否将S.5861图版提前在网站公布时,由刘波先生转告,该卷因早年托裱在一张背衬上而无法拍摄背面,也就无法依据背面的内容再次确定它们之间的关联。不过,B片的抄写格式显然与其他三片不同,部分内容在P.3191中能找到相同记载,而P.3191又能与D片缀合,故B片的归属有两种可能:一是与其他三片为同卷抄写的两种姓望谱,属同卷不同件;二是与其他三片不同卷,只因外形性质相似而被整理者误归为一卷。无论何种情况,B片与本文的讨论确无关联,故凡提到S.5861而不做说明时,皆特指A、C、D三片的组合,而据前贤的研究及残片间的内在逻辑,应以D→C→A为序排列。其中D与C(1-8行)片按道→州→郡→姓氏数→姓氏为序抄写了第六、七、八、九道十一郡的郡姓共14行,这与S.2052、P.3191的格式完全一致;C(9-10行)与A片所抄内容(李锦绣认为是敕旨)却与BD08679奏抄极为近似,即S.5861兼具两类书写格式的特征,其归属一时很难确定。为方便下文对比叙述,先参照诸家录文将BD08679奏抄内容过录如下: (前略) 36 以前太史因尧置九州,今为八千(十)五郡,合三百 37 九十八姓。今贞观八年五月十日壬辰,自今已 38 后,明加禁约,前件郡姓出处,许其通婚媾。结 39 婚之始,非旧委怠,必须精加研究,知其囊谱相承 40 不虚,然可为疋。其三百九十八姓之外,又二千一百杂 41 姓,非史籍所戴(载),虽预三百九十八姓之限,而或媾 42 官混杂,或从贱入良、营门杂户、慕容商贾之类, 43 虽有谱,亦不通。如有犯者,剔除籍。光禄大夫兼 44 吏部尚书许国公士廉等奉 45 敕,令臣等定天下氏族,若不别条举,恐无所 46 凭,准令详事讫,件录如前。敕旨:“依奏。” (后略) 也先将S.5861敕旨的相关内容引列如下: (前略) 如此,要判断S.5861的确切归属,还得进一步分析卷中蕴含的深层信息,而在此之前,笔者以为有两点需要略作回顾,再就S.5861的归属及本文的主题进行探讨。 首先,关于姓望谱的主要研究方法。姓望谱属谱牒类作品,史籍中也多有相关记载或作品传世,前贤因此多据两《唐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广韵》、《元和姓纂》、《古今姓氏书辩证》、《通志·氏族略》等传世史地或谱牒作品与之相较,逐一核实某一姓氏及所在州郡是否史籍有载,以及与史籍所载之别,由此判定写卷的时期、性质、真伪等问题。进一步讲,对争议较多的BD08679是否与贞观《氏族志》有关,前贤也多从相关史籍中寻找各种蛛丝马迹支持各自论点。利用传世史籍比对敦煌写卷,固然是研究姓望谱的主要方法,但前贤的很多探讨有时不免拘泥于此,过分强调了姓望谱与史籍间的对应点,并将一些对应关系任意引申所用,相应的解释难免会流于牵强。 其次,关于姓望谱的定名依据。除了参考史籍中各类天下姓望谱的题名作为敦煌写卷定名的依据外,S.2052是五件姓望谱中既有原题且首尾俱全者,也是其他写卷定名和校录的主要参考。实际上,虽然P.3421、P.3191、BD08679、S.5861等的部分定名确以该卷为准,但因BD08679与著名的贞观《氏族志》有所牵连而成为另一个主导其他写卷定名的因素,更因BD08679本身定名的不确定,也深刻影响并导致了其他写卷定名的混乱,如原本出自一卷的S.5861、P.3191、S.9951、BD10076、BD10613等号却各有定名(详下),这也为初识敦煌本姓望谱的学者造成了不少困惑。 笔者以为,学界长期以来偏重将敦煌本姓望谱与传世史籍的比对研究,相对忽视了写卷间的一些共性或特征;也为贞观《氏族志》的盛名所惑,将过多的关注集中在了BD08679号上并尽力将二者等同⑤。如果暂时抛开以上两种传统的影响,将无法归属的S.5861与其他写卷的抄写格式、内容、物质形态等联系起来考虑,就会发现S.5861(缀合状态)不仅可以解决其本身的归属问题,或许对解决诸如BD08679的真伪、缺名姓望谱的定名等争论也有所启发,或许能为姓望谱的研究多提供一种方法参考。 S.5861,首尾下部残,高约15—16厘米,D、C、A片分别长约14.5、21.5、13厘米,依次抄写第六至九道,即河南、淮南、江南、剑南道的郡姓所出及敕旨。因下部也有残缺,该卷所存多止于州→郡→姓氏数部分,各片间也不能完全衔接;卷末敕旨若与BD08679号奏抄相较,也似未抄写完整。总之,S.5861若为全卷,首尾与下部尚缺很多内容。 S.5861的定名主要有《天下姓望氏族谱》(仁井田陞)、《姓氏书》(王重民)、《天下姓望氏族谱残卷》(唐耕耦)等,《英藏敦煌文献》编者为其择名《姓氏书?》(似沿用王重民定名又不甚确定),此外,编者还提示该卷可参S.9951、P.3191⑥。 先说P.3191。该卷抄写了第五至七道,即河北、河南、淮南道的郡姓所出,除第1、20—22行上部有所残缺外,第2—19行的内容相对完整。P.3191定名主要有《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王重民)、《郡望姓望》(黄永武)、《残姓氏书》(王仲荦)等,《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编者为其择名《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池田温最早提出可将该卷置于S.5861D前缀合,唐耕耦认同并作了示意图;郑炳林认为两卷字体不一而分别校注;李锦绣认为该卷即使不是S.5861的一部分,也是同一书卷的不同抄本。 尽管抄写格式相同,但P.3191与S.5861既无同一定名,能否缀合也有争议,就是因为无法对比原卷(或彩色图版)以及无法得知写卷物质形态等客观条件所限,前贤的相关判断因此受到一些不利因素的干扰⑦。所幸以上限制已有所解除,我们也可借助新的信息重新判断写卷间的关联。 据IDP网站上的物质形态描述,可知P.3191长、高分别为46.9、29厘米。尽管网站公布的彩色图版(该卷似乎也被托裱在一张硬衬上)依然略有变形,一些字迹,如第3—5、7行的郡姓数、第6行“江南道”三字的墨迹已淡化不清,但从笔迹(具体如“弟”、“郡”等字在各卷内的字形)、州郡的间距、每郡“几姓”的字号略小且墨迹较淡等方面比对,该卷与具有同样书写特征的S.5861确为同卷。正如唐耕耦所示,P.3191第20—22行正好能置于S.5861D第1—3行的下部,缀合后的文字如下(加黑字为S.5861D):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