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文字上的衔接,笔者将两卷图版的缺口按比例处理,完全缀合是无疑的。再关注缀合部分的高度,也依然保持在29厘米左右。这也提示S.5861原卷的高度,该卷与S.9951、BD10076、BD10613缀合后的高度以及羽59R的高度也皆应在29厘米左右。 再说S.9951。该卷首尾上部残缺,仅存4行,因前人尚无录文,先过录如下: (前缺) (后残) 该卷所存为姓氏部分,应为姓望谱的下部,最早关注该卷的荣新江将其定名为《唐天下姓望氏族谱》并有详细描述: 首尾上均残,存4行。第三行上部残存“姓”字下半,所余4行字分记十二姓,对比位字79号,知分别为杭州二姓、润州四姓、括州二姓、江州三姓。审其字体,当与S.5861+P.3191同卷,按顺序,当是唐耕耦等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一,91页所录(三)、(四)二片中间一残片。 〔11×17厘米〕[10] 荣书的定名参照了S.2052,有关描述及复原位置也已相当准确,但仍有三点可略作补充: 第一,荣书提供该卷长11厘米、高17厘米,但IDP网站公布为长11.4、高17.2厘米。两个测量间的误差尽管很小,但后一尺寸似应更为精确。 第二,尽管荣书已有定名并指出其与S.5861为同卷,《英藏敦煌文献》的编者或许为了保持两件文书本为一卷及定名的一致性,仍将其定名为《姓氏书(?)》。 第三,荣书认可S.5861与P.3191的缀合关系(但应P.3191在前S.5861在后),接着指出该卷能置于S.5861(三)(D)、(四)(C)片间,并指出残片的内容应为杭州二姓、润州四姓、括州二姓、江州三姓之姓氏部分。笔者进一步参照BD08679的相关内容,如杭州盐官郡出三姓:“岑、邬、戚”;润州丹阳郡出四姓:“纪、甘、许、左”;括州松阳郡出四姓中有“黄、濑、曲”;江州浔阳郡出二姓:“陶、翟”。再参照S.2052中第八江南道下也有相近内容,如:“杭州盐官郡出五姓”,其中有“戚”姓;“润州丹阳郡出八姓”,其中有“甘、纪、左”姓;“处州松阳郡出五姓”,其中有“赖”姓;“江州浔阳郡出六姓”,其中有“陶、翟、骞”姓。综上可知,S.9951本应属第八江南道中的内容,具体所抄为杭州盐官郡三姓、润州丹阳郡四姓、括州松阳郡三姓、江州浔阳郡三姓的姓氏部分,若补足原卷或当为: 1 〔杭州盐官郡三姓〕邬戚 2 〔润州丹阳郡四姓〕纪甘左许 3 〔括州松阳郡三〕黄赖丰 4 〔江州浔阳郡三姓〕陶翟骞 不过,S.5861D最后一行为“湖州二郡长城郡”,若将S.9951直接置于其后,再参考BD08679,其首部至少还应有“(湖州)吴兴郡”的内容才能实现与D片的完全缀合;其尾部却可与C片的部分直接缀合(S.9951第4行之“陶”字与S.5861C第1行之“能”字部分可完全拼合),即S.9951与S.5861D间仍略有缺失。 笔者注意到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文书中的BD10076与BD10613两块残片与S.5861等应有关联。 BD10076(L0205)号,首尾下部残,存3行,长6.3厘米,高14.4厘米,编者判定为9—10世纪归义军时期写本,定名《姓望氏族谱》。BD10613(L0742),首尾下部残,存3行,长5.9厘米,高13.2厘米,编者判定为7—8世纪写本,定名《姓望郡望》,还提示该卷与P.3191、S.5861为同一文献。笔者也先将两件文书分别过录如下: BD10076号: 编者虽注意到了两块残片与其他姓望谱间的关联,却忽视了它们之间的联系,于是出现了两种定名和判定了两个抄写时期,这有些令人不解。当然,相较而言,有关BD10613的判断描述更接近其本来面目。 这两块残片与S.9951不同,残存了钱唐郡、盐官郡、丹阳郡(BD10076);囗兴郡、苏州吴郡、杭州余杭郡(BD10613号)的州郡名与姓氏数,应为某姓望谱的上部。参考BD08679中有:湖州“长城郡一姓”、“吴兴郡七姓”,苏州“吴郡四姓”,杭州“余杭郡三姓”、“盐官郡三姓”,润州“丹阳郡四姓”。再参考S.2052,其第八江南道下有:“湖州吴兴郡”,“苏州吴郡”,“杭州余杭郡”、“杭州钱唐郡”、“杭州盐官郡”,“润州丹阳郡”。那么,由“杭州三郡”分别为“余杭、钱唐、盐官”郡,首先能确定两块残片间存在缀合关系,且应是BD10613在前BD10076在后。 上文所示,如S.9951与S.5861D要完全缀合,至少尚缺“(湖州)吴兴郡”之内容;S.9951上部缺失,第1、2行分别缺少“杭州盐官郡三姓”、“润州丹阳郡四姓”的州、郡与郡姓数等内容,而BD10076第2、3行的“盐官郡三姓”、“丹阳郡四姓”正好能与之衔接。如此,BD10613与BD10076成为置于S.5861D尾部与S.9951上部完全衔接的两块关键残片,各卷缀合后的文字如下(加黑字为S.9951):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