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 Axel Schneider and Susanne Weigelin- Schwiedrzik ed., Chinese Historiography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in History and Theory, Theme Issue 35, 1996;J rn Rüsen ed., “Chinese and Western Historical Thinking”,in History and Theory, Vol. 46,2007, No.2. ② 参见张越的《中西史学比较研究的开展与深化》、李勇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中西史学比较研究回顾》,两文均载瞿林东主编:《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06年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③ 参见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第234—282页。 ④ 参见刘家和:《论通史》,《史学史研究》2002年第4期,第3—10页。 ⑤⑥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五种》,台北:里仁书局,1982年,第10、3页。 ⑦⑧⑨⑩(11)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五种》,第12—13、10、75、79、184页。 (12) 参见李守常:《史学要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76、77页。 (13)(14) 参见李大钊:《史学概论》,见瞿林东编:《史学要论》,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73、296页。 (15) 在历史认识论上,李大钊的认知可以说达到了20世纪初中国史学的高峰,他对于历史及历史事实随着理解之不同而变化的看法,也要远远超越他的同时代人。不过,李大钊的这类观点,多直接来源于他对西方史学理论的阅读和理解,中国史学更多为他提供的是反面的例子。李大钊超越同时代多数历史学家历史认识水平的这一情况,也从一个侧面证明马克思主义史学观相对于那时普遍流行的实证主义史学观之优越性。 (16) 参见胡适:《治学的方法与材料》,见《胡适文存》三集卷二,上海:亚东图书馆,1930年,第187—206页。 (17) 参见胡适:《〈国学季刊〉发刊宣言》,见《胡适文存》二集卷一,上海:亚东图书馆,1924年,第1—29页。 (18) 胡适:《信心与反省》,见《胡适论学近著》第一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481页。 (19) 参见胡适:《校勘学方法论——序陈垣先生的〈元典章校补释例〉》,见《胡适论学近著》第一集,第135页。 (20)(21) 参见何炳松:《历史研究法》序,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第3、3—4页。 (22) 何炳松:《历史研究法》序,第6页。 (23) 李思纯:《〈史学原论〉译者弁言》,见朗格诺瓦、瑟诺博司:《史学原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年,译者弁言第2页。 (24) 柳诒徵:《国史要义》,上海:中华书局,1948年,第2页。 (25) 柳曾符、柳定生编:《柳诒徵史学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83页。 (26) 参见余英时:《一个人文主义的历史观——介绍柯灵乌的历史哲学》、《章实斋与柯灵乌的历史思想——中西历史哲学的一点比较》,见《历史与思想》,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6年。如余英时所言,两文在收入文集时,均有所修正。本文以此版本为准。另Collingwood除引文中仍袭用余英时译“柯灵乌”外,其它处均用目前通行译名“柯林武德”。 (27)(28)(29) 余英时:《一个人文主义的历史观——介绍柯灵乌的历史哲学》,见《历史与思想》,第236、244—245、223页。 (30)(31) 余英时:《一个人文主义的历史观——介绍柯灵乌的历史哲学》,见《历史与思想》,第243、245页。 (32)(33) 余英时:《章实斋与柯灵乌的历史思想——中西历史哲学的一点比较》,见《历史与思想》,第178—179、183页。 (34)(35)余英时:《章实斋与柯灵乌的历史思想——中西历史哲学的一点比较》,见《历史与思想》,第203、206页。 (36) 参见杜维运:《与西方史家论中国史学》,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8年;《中西古代史学比较》,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8年。 (37) 参见杜维运:《与西方史家论中国史学》,第10—49页。 (38)(39) 参见杜维运:《与西方史家论中国史学》,第221—266、225页。 (40) 参见杜维运:《中西古代史学比较》,第31—54页。 (41) 杜维运:《与西方史家论中国史学》之“原序”,第7页。 (42) 余英时:《一个人文主义的历史观》,第246页。 (43) 杜维运:《史传通说》序,见汪荣祖:《史传通说》,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vi页。 (44) 汪荣祖:《史传通说》,第11页。 (45) 汪荣祖:《史传通说》,第38页。 (46) 亦用古巴比伦之例,但极少,在此忽略。 (47) 参见朱本源:《历史学:理论与方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48) 参见朱本源:《“〈诗〉亡然后〈春秋〉作”论》,《史学理论研究》1992年第2、3期;《孔子史学观念的现代诠释》,《史学理论研究》1994年第3、4期;《孔子历史哲学发微》,《史学理论研究》1996年第1、2期。 (49) 朱本源:《“(诗)亡然后(春秋)作”论》,《史学理论研究》1992年第2期,第49页。 (50)(51) 朱本源:《“〈诗〉亡然后〈春秋〉作”论》续,《史学理论研究》1992年第3期,第59、151页。 (52)(53) 朱本源:《孔子历史哲学发微》续,《史学理论研究》1996年第2期,第24、26—27页。 (54) 朱本源:《孔子史学观念的现代诠释》,《史学理论研究》1994年第4期,第37页。 (55)(56) 何兆武:《所谓中学与西学》,见《何兆武学术文化随笔》,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年,第26、29页。 (57)(58) 何兆武:《中国传统思想与近代科学》,见《何兆武学术文化随笔》,第93、98页。 (59) 参见何兆武:《对历史学的若干思考》,《史学理论研究》1996年第2期;《历史学两重性片论》,《史学理论研究》1998年第1期;《历史两重性片论》,《学术研究》1998年第2期;《对历史学的反思》,《史学理论研究》2006年第4期。 (60) 刘家和:《历史的比较研究与世界历史》。 (61) 刘家和:《历史的比较研究与世界历史》,《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5期。 (62) 刘家和、陈新:《历史比较初论:比较研究的一般逻辑》,《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63) R. G. Collingwood, The Idea of Histo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p.357. (64)(65)(66) 刘家和:《史学中的求真与致用问题》,《学术月刊》1997年第1期,第113、115、117页。 (67) 参见刘家和:《论司马迁史学思想中的变与常》,《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68)(69) 刘家和:《论通史》,《史学史研究》2002年第4期,第3—10、6页。 (70) 参见刘家和:《论历史理性在古代中国的发生》,《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2期。 (71) 在以下三文中,作者进一步从个案分析中不断证实这种理论假设。这三篇文章是:刘家和、李景明、蒋重跃:《论何休〈公羊解诂〉的历史哲学》,《江海学刊》2005年第3期;刘家和:《从“三代”反思看历史意识的觉醒》,《史学史研究》2007年第1期;蒋重跃、刘家和:《先秦儒家历史理性的觉醒》,《学术研究》2007年第4期。尤其在《先秦儒家历史理性的觉醒》之中,作者在总结孔、孟、荀有关“变”与“常”、“天”与“人”、“古”与“今”之中的历史性思想之时,还分析了“性”与“习”作为历史之常与变之根本原因的问题,从而给予先秦儒家的“人性”论一种贯穿着历史理性的阐释。 (72) 参见朱政惠:《海外学者对中国史学的研究及其思考》,《史林》2006年第4期。 (73)(74) Grant Hardy, Can an Ancient Chinese Historian Contribute to Modern Western Theory?The Multiple Narratives of Ssu-Ma Ch'ien, in Hisotry and Theory, Vol. 33 February, 1994, pp. 20-38,23-24. (75) 除中国史家之外,日本史家佐滕正幸,印度史家Ranjan Ghosh也积极投入其中。 (76) 1996年,《历史与理论》杂志请施耐德等组织了“比较视角中的中国史学”专栏,2007年,该杂志请耶尔恩?吕森组织了“中国与西方的历史思维”专栏。 (77) J rn Rüsen, Some Theoretical Approaches to Intercultural Comparative Historiography, pp.8-9. 中译文可见陈新译:《跨文化比较历史学的若干理论分析》,见瞿林东主编:《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04—2005年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78) Chun-Chieh Huang, The Defining Character of Chinese Historical Thinking, in History and Theory, Vol.46, No.2 May, 2007,pp.180-188. (79)J rn Rüsen, Crossing Cultural Borders: How to Understand Historical Tinking in China and the West, in History and Theory,Vol.46, No.2 May, 2007, pp.189-193. (80) F.-H.Mutschler, Sima Qian and His Western Colleagues: On Possible Categories of Description, in History and Theory, Vol.46, No.2 May, 2007, pp.194-200.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