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史家论史 >

清代海疆政策与开发研究的回顾与展望(2)

http://www.newdu.com 2017-09-05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 王日根 参加讨论

    二、清代海疆政策与开发研究的可拓展空间
    海权观念是近代西方首先树立起来的观念,清代正处在近代世界海权观念确立背景下,从自我的国家利益出发,在海防上将防御对象由海盗、海贼转向侵扰我国海洋利益的西方殖民者,在海洋贸易上区分中外贸易者,分别规定航路、船只大小、贸易商品、航行人数,推行海关制度等,在海洋移民上规定向岛屿乃至海外移民的政策等。这其中,清代海疆政策中的进步性和局限、清代海疆政策对此前海疆政策的继承与更新、清代海疆开发中民间力量时常先于官方、取得成果后由官方接收等特征均需加以清晰的梳理。
    在当时的国内、国际背景下,清代海疆政策的形成有其传统文化背景、海疆形势背景;凡海防、海洋贸易、海洋移民、海疆农业、渔业、盐业等的开发政策均受制于此并不断发生着变化。清代海疆开发的地域包括了传统意义上的“南洋”与“北洋”,亦即现代意义上的环渤海区域、长江三角洲、闽台区域、珠江三角洲区域等。参与清代海疆开发的各种力量包括官方军事力量、行政力量、地方士绅、家族组织、普通民众乃至海盗、海贼,这些力量之间时常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17世纪起,清政府在建立之初,就面对着世界范围内海权的划分与争夺的形势,要确定自己的陆上疆界和海上疆界,康熙皇帝曾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沿海地理调查,到乾隆时期,有关内洋、外洋的确定已经在当时编修的地方志中显示出来。为捍卫自己的海疆国土,清政府制定了与之相应的海防政策,在沿海、海岛和海域设置了相应的军事设施,因此,海防政策是清政府海疆政策的基础和前提。海疆贸易政策是推进海疆经济进一步成熟、增强海防财力的重要举措,清政府在港口开放、贸易航线、商品种类、税收政策、海关制度、公行制度上形成了许多新的设置,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海洋贸易的秩序。开发海疆经济,进行海疆移民是一个有效的办法,往海岛的移民最初是民间自发的行为,包括海岛农业的开发、渔业的开发、贸易的开发乃至建立海盗基地谋求生计,清政府对这各类移民采取了“编户齐民”、纳入科举等措施。对于各类海洋产业如农业、渔业、盐业等,则引导它们往有利于王朝稳定、增强王朝和地方政府实力的方向发展。清代国家的海洋行为实践中,彰显了清政府力图在保卫海疆、发展海疆方面的成就与局限。
    总体上看,清代的海疆政策并不是单纯的闭关自守,而是呈现出逐渐加深认识并在实践中逐渐走向深化的趋势。清代建立以后,世界已呈现一体化趋势,开发利用海洋也逐渐由民间零散的状态转变为国家主权式的行为,因此,清政府有关海疆的国家行为尤其值得梳理。海防政策是建立在国家对海疆开发和海疆安全的认识的基础上的,因而成为海疆政策的机枢,保证海疆安全、保障海疆开发成果的安全是海防的基本任务。沿海区域(包括海岛)开发政策包含清政府对海疆区域的重视程度,海疆开发的方式则蕴含着清政府对海洋文化的接受程度和海洋经济对国家经济之意义的认识程度。举凡海疆农业、渔业、盐业的开发均体现出海洋经济在清朝经济中的分量以及国家“以海立国”的程度。海疆文化推展政策是逐渐冲破传统农耕文化的过程,譬如海洋移民政策经历的变化在清朝堪称具有质的飞跃之性质。传统文化中的“弃民”变成需要政府保护的“侨民”,这其中走过了曲折的历程,进步倾向也是不可小觑的。今后的研究应分别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全面揭示清代海疆政策的思想基础、立法根据、政策演变的机枢、政策演变的导向性及其效果,观察由政策制定到政策实施到制度落实效果的全过程,揭示由宫廷到海疆社会,由国内到国外的发散型特征,力求达到海洋史研究超越国界、突破传统国别史的框架、展示中国越来越涉足海洋的进程等目的。
    由于受古代和近代史研究的时代局限、学术取向上过多揭示清政府的消极无为、无视海疆政策中民间因素的影响等,以往的研究尚未能将清朝海疆置于全球背景下予以充分考虑,如:
    (1)清代海疆政策的形成过程。探究这些政策是始终如一的,还是在不断的调适之中?从世界范围看,清朝经历了从传统手工业到近代工业的大变革,在对世界的认识上也经历了从“天圆地方”向“地球”的转变,航海技术、造船技术、沿海开发技术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清政府的海疆政策无论是海防、海疆开发,还是海洋贸易、海洋移民政策亦经历了不断地调整。以往过多地抹黑清政府的海疆政策的偏向需要加以纠正。
    (2)清代海疆开发与当时乃至当代海权发生的关系探讨。海疆开发与海权如影随形,某种意义上说,因为海疆开发而产生海权诉求,海疆不断拓展的过程也是海权不断壮大的过程,而海权维护是海疆开发的首要保障。可选择个案,彰显开发与海权的关系。
    (3)清代海疆开发的地域主要有哪些?以往较关注东南沿海地区,事实上,传统意义上的“南洋”和“北洋”均值得关注。地理环境的差异往往左右着政策的差异性,政策的差异性则直接决定了不同区域的海疆开放程度与开发程度。在闽台区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区域,清政府制定了差异明显的海疆政策。
    (4)以往的研究存在政策与实际开发之间的脱节,今后的研究则应试图探明政策和开发之间的关系。参与清代海疆开发的力量有哪些?除了作为政策制定者的清政府之外,还应包括沿海区域的各种社会力量,士绅集团、家族势力、普通民众甚至海盗海贼等。这些力量之间的关系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表现也不一样。
    (5)开发的程度如何?有何局限性?清代海疆开发的程度与清政府乃至全社会对海洋文明的认识程度、清政府从中央到地方的财力、官方海上力量与民间海上力量的配合程度等密切相关。初步研究显示,清代官方海上力量与民间海上力量不断经历着相互对立到相互合作的更替,这直接决定了海疆开发的程度,二者的断裂使海疆开发受到了严重的局限。
    (6)关于清代海疆开发的情况,哪些类型的资料有比较集中的记载?今后的研究可通过全面检视《清实录》、《清经世文编》、清宫廷档案、地方志书和族谱等民间文献,广泛收集和解读海外各种中外文文献,包括朝天录、燕行录、中国行纪等,将清政府的海疆政策置于全球变迁的大视野中,客观、科学地分析清政府对现实危机的处置、对海疆安全的谋划与布局、对沿海、海岛区域农业、渔业、盐业开发的政策、对海外贸易的政策以及海外移民的政策等。
    通过上述努力,应力图在学术层次上改变将清王朝硬性分割为古代与近代的现状,摆脱狭隘的民族情绪,冷静考察清政府在海疆政策上的进步性及其局限,阐明民间力量对清代海疆政策形成的影响以及其在海疆开发中的积极作用。清朝统治者从维持王朝统治的立场出发,本身就有经营、管理好海疆区域的内在要求,他们也在不断探索海疆治理的可行方略。这些都需要我们加以肯定,另一方面,将清代海疆开发与海权观念及其实践相联系,将清代海疆开发与海权观念的产生发展置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重新评估清代海权观念。
    海疆区域所包括的海岸带、海岛以及海域的开发与陆地农业、林业等的开发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受技术条件、人口构成、政府财力等的限制,这些区域经历了在行政上逐渐内附、在人口管理上逐渐进入“编户齐民”系统、在文化教育上纳入科举体制的逐渐变化过程,体现了清王朝在继承中国传统边疆管理遗产,并积极作为的过程,也体现了清政府因应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变化,逐渐产生海权观念,进而宣示海权的作为。梳理清晰这方面的脉络,对当下的海疆管理及海权维护仍有借鉴意义。
    由于中西文化的交流和碰撞,西方文化日渐强势地主导着话语系统,中国被逐渐妖魔化,清政府也被贴上了“闭关自守”、“落后挨打”、“东亚病夫”的标签,民族的、文化的自信心逐渐丧失。这其中有殖民主义的强加因素,也包括我们自己的自我毁弃。中华文明能够历久而更新,自有其优良的文化传统、处世原则,虽然在清代的诸多对外战争中反复败北,但这不是全体的历史,更无须否定我们的民族精神与文化。当今我们再度站到了世界大国的行列,我们不能再在文化上追随西方,人云亦云,而是应该客观地、自我地建立起自己的话语系统。考察清代的海疆政策与海疆开发,也希望达到这样的效果。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