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结语 在周去非《岭外代答》中,第一次记录了宋代广西作为地理标志的“天涯海角”。“天涯海角”这一华夏世界南端标志的形成,既与宋代日渐清晰的地理国界有着密切的关系,反映了宋代与安南之间政治关系的变化,同时“天涯海角”的观念,更加作为一种文化边界,体现了宋代士大夫在对广西接触与了解增多的情况下,所产生的一种文化心态上的变化。在这种认同的文化心态下,随着南宋士大夫的叙述与描写,对历史记忆的重新诠释,岭外广西被容纳进华夏文化之中,构建了“天涯海角”,作为宋代华夏世界的新的南端。 注释: ①现阶段广西“天涯海角”的研究有尹国蔚:《“天涯海角”考》,《热带地理》2003年第1期;尹国蔚:《广西“天涯海角”考释》,《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尹国蔚:《广西“天涯海角”文学概说》,《岭南文史》2007年第1期。 ②尹国蔚:《广西“天涯海角”考释》,《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③详见尹国蔚:《广西“天涯海角”文学概说》,《岭南文史》2007年第1期。 ④[宋]周去非著,杨武泉校注:《岭外代答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38~39页。 ⑤尹国蔚:《广西“天涯海角”文学概说》,《岭南文史》2007年第1期。 ⑥《宋史》卷488《外国四》,(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14069~14070页。 ⑦周去非:《岭外代答校注》,第53页。 ⑧尹国蔚:《“天涯海角”考释》,《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⑨刘苑如、李丰楙主编:《空间、地域与文化——中国文化空间的书写与阐释·导论》,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2年,第1页。 ⑩福柯著,严锋译:《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04页。 (11)葛兆光:《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160页。 (12)[唐]杜佑:《通典》卷188,(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5079页。 (13)《通典》卷187,(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5040页。 (14)[春秋]左丘明著,[唐]韦昭注:《国语》卷1《周语上》,王云五主编:《丛书集成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页。 (15)[五代]刘询:《旧唐书》卷89《狄仁杰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889页。 (16)《旧唐书》卷3《太宗纪下》,(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1页。 (17)[宋]周去非:《岭外代答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11页。 (18)[宋]范成大著,严沛校注:《桂海虞衡志校注》,(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页。 (19)[宋]范成大著,严沛校注:《桂海虞衡志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5页。 (20)[宋]范成大著,严沛校注:《桂海虞衡志校注》,(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6页。 (21)[宋]周去非著,杨武泉注:《岭外代答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1页。 (22)[宋]周去非著,杨武泉注:《岭外代答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232页。 (23)[宋]周去非著,杨武泉注:《岭外代答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372页。 (24)[宋]范成大撰,孔凡礼点校:《范成大笔记六种》,(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56页。 (25)[宋]周去非著,杨武泉注:《岭外代答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296页。 (26)[宋]周去非著,杨武泉注:《岭外代答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328页。 (27)[宋]周去非著,杨武泉注:《岭外代答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290页。 (28)[宋]范成大著,严沛校注:《桂海虞衡志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83页。 (29)[宋]范成大著,严沛校注:《桂海虞衡志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81页。 (30)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台北)台北允晨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第256页。 (31)[宋]周去非著,杨武泉注:《岭外代答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442页。 (32)[宋]周去非著,杨武泉注:《岭外代答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444页。 (33)[宋]周去非著,杨武泉注:《岭外代答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397页。 (34)[宋]周去非著,杨武泉注:《岭外代答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339页。 (35)[宋]周去非著,杨武泉注:《岭外代答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355页。 (36)[宋]周去非著,杨武泉注:《岭外代答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393页。 (37)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0页。 (38)《通典》卷172,(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4484页。 (39)《通典》卷172,(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4487页。 (40)《通典》卷172,(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4488页。 (41)《通典》卷172,(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4490页。 (42)《通典》卷172,(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4491页。 (43)《通典》卷172,(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4495页。 (44)《通典》卷172,(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4495页。 (45)《通典》卷188,(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5079页。 (46)《礼记正义》卷12《王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67页。 (47)[宋]范成大著,严沛校注:《桂海虞衡志校注》,(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68页。 (48)[宋]范成大著、严沛校注:《桂海虞衡志校注》,(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69页。 (49)[宋]周去非著、杨武泉注:《岭外代答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408页。 (50)[宋]周去非著、杨武泉注:《岭外代答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408页。 (51)[宋]范成大著、严沛校注:《桂海虞衡志校注》,(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69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