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池田温推测《敦煌学六十年》讲义印行于1959年,恐不确。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开设的“敦煌学六十年讲座”课程由王重民、向达于1962年合开(参见李世娟《王重民与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的建立》,《王重民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第201页)。向达于1964年3月24日在中山大学亦曾做了题为《敦煌学六十年》的演讲,演讲提纲后刊登在《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研究通讯》1985年第1期,第16-17页。 ②据周法高回忆,向达“在对日抗战时写过一篇《敦煌学导论》,脍炙人口,曾经在西南联大讲演此题,听众一两百人,把一个大教室都挤满了。可是由于他不善言辞,照本宣读,一直读到十点钟熄灯还没有讲完,把大家都听怕了。到了第二次续讲时,门可罗雀,急得研究所的助教邓广铭先生把工友都请去听讲凑数”(周法高《记昆明北大文科研究所》,王世儒、闻笛编《我与北大》,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519-520页)。文中称演讲分两次举行,这与纪要中的记录相吻合。周法高的回忆也足以印证向达的原文篇幅之巨。 ③笔者所见较早使用“Tunhuang studies”的英语论文,是1966年D.C.Twitchett撰写的关于王重民、刘铭恕所编《敦煌遗书总目索引》的书评(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University of London,Vol.29,No.1,pp.178)。此短语大概在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在英语世界中流行。 ④参见董作宾《甲骨学五十年》(1),《大陆杂志》第1卷3期(1950),第1页。神田喜一郎称自己的《敦煌学五十年》正是效仿董作宾的论文题目而来(神田喜一郎著、高野雪等译《敦煌学五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页)。 参考文献: [1]陈寅恪.敦煌劫余录序[J].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2):231. [2]季羡林.敦煌学大辞典[G].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17. [3]池田温.敦煌学与日本人[C]//池田温.敦煌文书的世界.张铭心,郝轶君,译.北京:中华书局,2008:56. [4]王冀青.论“敦煌学”一词的词源[J].敦煌学辑刊,2000(2):127. [5]方广锠.从“敦煌学”的词源谈起——兼为王冀青先生补白[C]//方广锠敦煌遗书散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56. [6]郝春文.论敦煌学[N].光明日报,2011-2-17(11). [7]石滨纯太郎.书敦煌本老子道德经义疏残卷后[J].支那学,1(11):68. [8]石滨纯太郎.法成に就ぃて[J].支那学,3(5):61-65. [9]石滨纯太郎.西夏学小记[J].支那学,1(3):67-69. [10]史金波.二十世纪日本西夏学研究[C]//杜建录.二十世纪西夏学.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250. [11]西域文化研究会.西域文化研究:第1-6册[M].京都:法藏馆,1958-1963. [12]石滨纯太郎.东洋学之话[M].大阪:创元社,1943. [13]石滨纯太郎.支那学论考[M].大阪:全国书房,1943. [14]堤一昭.石滨纯太郎をめぐゐ学术ネツトヮ一クの研究[M].大阪:大阪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共生文明论讲座堤一昭研究室,2013. [15]神田喜一郎.敦煌学五十年[M].高野雪,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24. [16]池田温.陈寅恪先生和日本[C]//纪念陈寅恪教授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9:123. [17]姜亮夫.忆清华国学研究院[C]//姜亮夫全集:第24册.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81. [18]陈寅恪.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C]//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246. [19]石滨氏纯太郎.静安学社[C]//陈平原,王枫.追忆王国维.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382. [20]陈寅恪.须达起精舍因缘曲跋[C]//静安学社.东洋学丛编:第1册.东京:刀江书院,1934:225-228. [21]陈寅恪.大乘稻芊经随听疏跋[C]//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287-288. [22]汤浅邦弘.怀德堂事典[M].大阪:大阪大学出版会,2001. [23]罗常培.唐五代西北方音[M]//罗常培文集:第2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105. [24]陈寅恪.大千临摹敦煌壁画之所感[C]//陈寅恪集:讲义及杂稿.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446. [25]四川美术协会.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展览特集[M].成都:西南印书局,1944. [26]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174. [27]陈怀宇.在西方发现陈寅恪——中国近代人文学者的东方学与西学背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4. [28]神田喜一郎.敦煌学五十年[J].龙谷史坛,38:1-9. [29]平凡社.东洋历史大辞典:第6卷[G].东京:平凡社,1938:569. [30]陈垣.敦煌劫余录[M].北平: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31. [31]陈寅恪.敦煌劫余录序[J].学衡,74:7-9. [32]Paul Pelliot.Livres [J].T'oung Pao,28(3-5):481-482. [33]李济.敦煌学的今昔[C]//李济文集:第5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61. [34]国立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第三、第四两次公开学术讲演[J].图书季刊,新3(1-2):136-142. [35]阎万钧.向达先生著译系年[C]//阎文儒,陈玉龙.向达先生纪念论文集.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825. [36]格里尼奥夫.术语学[M].郑述谱,吴丽坤,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219-220. [37]向达.唐代俗讲考[J].文史杂志,3(9-10):40-41. [38]傅芸子.三十年来中国之敦煌学[J].中央亚细亚,2(4):50. [39]于右任.敦煌纪事诗[J].说文月刊,3(10):6. [40]卫聚贤.敦煌石室[J].说文月刊,3(10):21. [41]董作宾.敦煌纪年[J].说文月刊,3(10):83. [42]S.Y.Teng.Chinese Historiography in the Last Fifty Years[J].The Far Eastern Quarterly,8(2):142. [43]荣新江.敦煌学与唐研究[C]//荣新江.辨伪与存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263. [44]姜亮夫.敦煌学之文书研究[C]//姜亮夫全集:第14册.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433. [45]王宇信.中国甲骨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2. [46]周一良.何谓“敦煌学”[J].文史知识,1985(10):54-55. [47]罗振玉.致汪康年[C]//汪康年师友书札:第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3169. [48]陈寅恪.致傅斯年[C]//陈寅恪集:书信.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24. [49]夏鼐.敦煌考古漫记[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8.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