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史家论史 >

契丹始祖传说与契丹族源(4)

http://www.newdu.com 2017-09-05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 杨军 参加讨论

    《周书》卷1《文帝本纪》:
    有葛乌菟者,雄武多算略,鲜卑慕之,奉以为主,遂总十二部落,世为大人。其后曰普回,……因号宇文国,并以为氏焉。普回子莫那,自阴山南徙,始居辽西,是曰献侯,为魏舅生之国。九世至侯豆归,为慕容晃所灭。[18](卷一《文帝纪》,p.1)
    有学者认为,宇文部迁入辽西是在293年。[19]但死于283年的慕容部首领涉归已经“有憾于宇文鲜卑”[20](卷一○八《慕容廆载记》,p.2804),可见,宇文部进入辽西不当如此之晚。《魏书》卷103《匈奴宇文莫槐传》载宇文部首领世次,莫槐之后其弟普拨立,普拨以下为丘不勤、莫廆、逊昵延、乞得龟,都是父子相承。莫廆、逊昵延、乞得龟祖孙三代皆与慕容廆争战,则最大的可能是,逊昵延与慕容廆为同时代人,莫廆与慕容廆之父涉归为同时代人,丘不勤可能与慕容廆祖父木延为同时代人,那么,莫槐与普拨兄弟可能与曹魏初率慕容部进入辽西的慕容廆曾祖莫护跋为同时代人。另据《新唐书》卷71下《宰相世系表》:“普回子莫那,自阴山徙居辽西,至后周追谥曰献侯。献侯生可地汗,号莫何单于,辟地西出玉门、东蹄辽水,孙普拨。”莫槐与普拨兄弟的祖父莫那率宇文部迁入辽西,也就是说,宇文部进入辽西比慕容部约早两代人的时间。至曹魏初上溯两代人,至多不超过50年时间,则莫那率宇文部迁居辽西约为2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事,由此推算,说莫那生活的时代为2世纪下半叶至3世纪初期,基本不会错。檀石槐去世于公元181年,⑨可见莫那正与檀石槐为同时代人。
    《周书》卷1《文帝纪》、《北史》卷9《周帝纪》皆称“莫那自阴山南徙,始居辽西”,一般认为,宇文部的西界达滦河发源的今河北省丰宁县西境,东至柳城,北至柏林(今巴林)以北,西喇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大部分地区皆为其所有。[21](p.67)王希恩认为,东至柳城只是宇文部太康年间的东界,当其再度扩张后,其东界应已达辽东半岛,包括柳河、牤牛河和西辽河等流域在内。[22]但是,此区域是在匈奴发源地阴山的正东,莫那所部如果是自此阴山迁入该地区,应为“东徙”而不是“南徙”。由此看来,《周书》、《北史》此处所载“阴山”,不是指匈奴发源地阴山,而是指上述宇文部分布区以北的某座山。也就是说,“莫那自阴山南徙”,是自北方某山迁入西喇木伦河流域,这与我们上文所考都庵山的方位是一致的。
    从迁徙时间和迁来的方位上看,莫那领导宇文鲜卑迁入辽西的史事,都与我们前面所分析的契丹奇首可汗传说中所反映出来的历史信息完全一致,由此推测,契丹始祖传说中的奇首可汗,其原型就是宇文鲜卑的首领莫那,《魏书》等史籍称契丹为宇文鲜卑之后,从这个意义上说,是完全正确的。慕容廆初任慕容部首领时,其庶长兄吐谷浑已被称为“可寒”,可证莫那被宇文部后裔称为可汗也是完全可能的。莫那之子“可地汗”的“汗”,可能就是可汗的简称。因此,莫那可能是其本名,而奇首可汗是其可汗号。⑩不过,也存在另一种可能,北周(557-580)曾追谥莫那为“献侯”,也许此后在宇文鲜卑的后裔中,皆尊称莫那为“献侯”,后来逐渐不明其意,因而音讹为“奇首”。
    刻于942年的《耶律羽之墓志铭》,称出身皇族的耶律羽之“其先宗分佶首”,将其家世上溯至奇首可汗,即认定奇首可汗为皇族始祖,由此可以想见,此前一年辽太宗“诏有司编《始祖奇首可汗事迹》”,应是在将奇首可汗确定为皇族始祖的官方态度下的举措。由于10世纪中叶,以奇首可汗为辽皇族始祖已成为辽王朝的官方意识,原本被作为契丹八部共祖的奇首可汗,渐被辽皇族独占,这一从前用于解释契丹族起源的传说,现在被官方用于解释皇族的起源,因此,以白马青牛传说解释契丹族起源的做法才越来越流行。两种契丹始祖传说在10世纪中叶以后分道扬镳,白马青牛传说渐成为解释契丹族起源的标准说法,不仅在辽国朝野广泛流行,还通过赵至忠传入宋朝;奇首可汗传说则被郑重地载于《实录》,而逐渐为契丹人所遗忘,直到元人修《辽史》时,才在耶律俨《实录》中发现这一鲜为人知的传说,并将之写入《辽史》。
    但是,契丹迭剌部的耶律家族自认为莫那或奇首可汗之后,却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据《辽史》卷37《地理志》“祖州”条可知,耶律阿保机的高祖、曾祖、祖、父皆生于祖州,但其五世祖勃突却生于勃突山。再结合大贺氏勒得山所在方位来看,自大贺氏至迭剌部执政的早期,契丹族中号称奇首可汗后裔的一支,活动重心区并不在西喇木伦河流域,而是在奇首可汗兴起的都庵山一带。很可能是在耶律阿保机的四世祖或五世祖时,他们才迁居西喇木伦河流域,显然,他们并不是早已自都庵山南下并将西喇木伦河流域视为“故壤”的奇首可汗的后裔,他们与奇首可汗出自同一族群,但却是留居原地、较晚南迁的部分。阿保机的七世祖涅里生活在唐开元、天宝间,在契丹李尽忠、孙万荣之乱以后,由此可见,迭剌部是在西喇木伦河、老哈河流域原契丹部族受到唐王朝的打击,势力大为衰落之后,才南迁进入这一地区的。(11)
    由此我们发现,契丹白马青牛传说中反映出的契丹族起源的二元性,所反映的历史真实是,“白马”一支代表汉末迁入辽西的宇文鲜卑及其后裔,也就是早期的契丹人,“青牛”一支代表唐代由宇文鲜卑故地南下、后加入契丹族群的部族。而奇首可汗传说反映的是“白马”一支的早期迁徙,奇首可汗即宇文鲜卑奉为始祖的莫那,但后来却为出自“青牛”一支的迭剌部首领耶律家族“篡夺”为始祖。耶律氏之所以要冒认祖先,显然是其作为后来的迁入者,要以此来证明自己对当地统治的合法性和正统性。
    迭剌部的先世虽然与宇文鲜卑的先世出自同一地域,属于同一族群,但由于南迁时间相差约5个世纪之久,两族早已分别发展,其经历与社会发展水平迥异,已很难再将之视为同族。《隋书》卷81《室韦传》称室韦是“契丹之类也,其南者为契丹,在北者号室韦”,可证,在迭剌部南下时,活动在宇文鲜卑发源地的族群可能已被称为室韦了。因此,契丹族中的“青牛”一支,可以说是代表着源自室韦的部分。从耶律家族与西喇木伦河流域的回鹘部落世代通婚的事实来看,回鹘也构成这一支契丹人的重要来源。
    从这个意义上讲,也许我们可以将契丹族的族源理解为,早期源于宇文鲜卑,或者笼统地说,源于东部鲜卑那些留居草原没有汉化的后裔,后来在融入大量室韦和回鹘的成份以后,才得到迅速发展。最终建立辽王朝的耶律氏家族,就是出自其中源自室韦和回鹘的一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