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王国维:《观堂集林》卷10,《殷周制度论》,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453页。 ②参见傅斯年:《周东封与殷遗民》,集刊编辑委员会:《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四本第三分,1934年;汤勤福:《论“燮和天下”——周初对殷遗民统治思想新探》,《上饶师专学报》,1986年第1期;杨善群:《西周对待殷民的政策缕析》,《人文杂志》,1984年第5期;潘宏:《由〈尚书〉看周初统治政策和商周关系》,《东疆学刊》,1990年第4期;李宏、孙英民:《从周初青铜器看殷商遗民的流徙》,《史学月刊》,1999年第6期;宫长为、孙力楠:《论西周初年的商周关系》,《东北师大学报》,2000年第6期;吕观盛:《周初殷遗民管理政策研究》,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③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增订本),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85页。 ④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上海:中西书局,2011年,第45页。 ⑤黄怀信、张懋镕、田旭东:《逸周书汇校集注》卷5,《作雒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510-511页。 ⑥朱右曾:《逸周书集训校释》,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76页。 ⑦黄怀信、张懋镕、田旭东:《逸周书汇校集注》卷4,《克殷解》,第356页。 ⑧司马迁:《史记》卷4,《周本纪》,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163页。 ⑨班固:《汉书》卷28,《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647页。 ⑩李学勤:《清华简〈系年〉及有关古史问题》,《文物》,2011年第3期。 (11)彭裕商先生认为周初迁居洛地的“殷遗”,主要是两部分人,“殷多士”、“殷士”是与商王有血缘关系的殷代贵族,相当于甲骨文中的“王族”和“多子族”。“有方多士”是一些在商代较有势力的异姓贵族,相当于甲骨文中的“多生”。参见其文《周初的殷代遗民》,王宇信、宋镇豪主编:《纪念殷墟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572页。 (12)“表商容之闾”为朱右曾据《史记·周本纪》所补,见朱右曾:《逸周书集训校释》,第53页。 (13)黄怀信、张懋镕、田旭东:《逸周书汇校集注》卷4,《克殷解》,第356-359页。按“振鹿台之钱,散巨桥之粟”为引者据王念孙校读意见改(参王念孙:《逸周书杂志》卷2,载《读书杂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0页)。 (14)《箕子序》原作“武王既释箕子囚,俾民辟宁之以王。”本文称引及解释据黄怀信校读意见,参见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译》,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445页。 (15)司马迁:《史记》(修订本)卷38,《宋微子世家》,第1946页。 (16)张怀通先生认为武王克商后离开商都时,曾将一部分殷遗民上层分子迁居西土。参张怀通:《武王伐纣史实补考》,《中国史研究》,2010年第4期。 (17)黄怀信、张懋镕、田旭东:《逸周书汇校集注》卷5,《商誓解》,第459-460页。 (18)黄怀信、张懋镕、田旭东:《逸周书汇校集注》卷5,《商誓解》,第461页。 (19)于省吾:《利簋铭文考释》,《考古》,1977年第5期。 (20)分别见于省吾编著:《商周金文录遗》151簋,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修订增补本,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下文引用此书简称《集成》加器物编号)2708戍嗣鼎、《集成》3861簋、《集成》9105宰椃角以及保利艺术博物馆收藏的方鼎,方鼎铭文参见李学勤:《试论新出现的方鼎和荣仲方鼎》,《文物》,2005年第9期。 (21)晁福林:《论周初历史发展的几个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5期。 (22)参林沄:《天亡簋“王祀于天室”新解》,《史学集刊》,1993年第3期。 (23)晁福林:《甲骨文“中”字说》,《殷都学刊》,1987年第3期。 (24)黄怀信、张懋镕、田旭东:《逸周书汇校集注》卷10,《周书序》,第1129页。 (25)黄怀信、张懋镕、田旭东:《逸周书汇校集注》卷5,《商誓解》,第457页。 (26)孙诒让:《周书斠补》卷2,《大戴礼记斠补附周书斠补》,济南:齐鲁书社,1988年,第99页。 (27)李学勤:《古文献丛论》,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第84页。 (28)陈逢衡、潘振之说见黄怀信、张懋镕、田旭东:《逸周书汇校集注》,第423页。顾颉刚的观点见同书第425、426页。 (29)李学勤:《古文献丛论》,第79页。 (30)司马迁:《史记》卷4,《周本纪》,第163页。学界对于武王时期是否有分封诸侯之事尚有不同意见,笔者赞成周武王时期已有分封诸侯之事,只是与周公、成王时期分封诸侯的性质不同。 (31)参晁福林:《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350页。 (32)何晏等注,邢昺疏:《论语注疏》卷20,《尧曰第二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535页。 (33)关于周公如何由顾命大臣而摄政称王,笔者另有专文《〈诗·周颂·敬之〉与周公摄政称王》(待刊)探讨。 (34)孔安国传,孔颖达等正义:《尚书正义》卷13,《周书·金滕》,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97页。 (35)司马迁:《史记》卷35,《管蔡世家》,第1883页。 (36)孔安国传,孔颖达等正义:《尚书正义》卷13,《周书·大诰》,第200页。 (37)黄怀信、张懋镕、田旭东:《逸周书汇校集注》卷5,《作雒解》,第516-518页。 (38)杀三监,指杀三监的周人吏卒。录子耿即大保簋的录子圣,也即纣王子武庚禄父。参见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第142页。 (39)竹简释读参考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第141页。 (40)朱凤瀚:《柞伯鼎与周公南征》,《文物》,2006年第5期。 (41)如《尚书·酒诰》称:“殷献臣:侯、甸、男、卫”。《尚书·召诰》称:“命庶殷:侯甸男邦伯。” (42)孔安国传,孔颖达等正义:《尚书正义》卷15,《周书·召诰》,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11页。 (43)杜预注,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左传正义》卷15,僖公二十四年,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817页。 (44)参黄怀信、张懋镕、田旭东:《逸周书汇校集释》,第520页。 (45)参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张家坡西周墓》,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 (46)孔安国传,孔颖达等正义:《尚书正义》卷16,《周书·多士》,第220页。 (47)如洛阳东北郊邙山马坡出土的著名令器组、臣辰诸器,殷人冉氏族墓葬M13(张剑、蔡运章:《洛阳东郊13号西周墓的发掘》,《文物》,1998年第10期)洛阳东郊曾发现大量周初殷人墓葬(郭宝钧、林寿晋:《一九五二年秋季洛阳东郊发掘报告》,《考古学报》第9册,1955年);洛阳西郊涧河沿岸殷人宗族墓葬(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第二队:《洛阳的两个西周墓》,《考古通讯》,1956年第1期)等等。 (48)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周竹简》(贰),第47-48页。 (49)杜预注,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左传正义》卷54,定公四年,第2135页。 (50)王国维认为“乃服,服训事,言汝之职事也。以冒下文三事。”转见自刘盼遂:《观堂学书记》,附于王国维:《古史新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74-275页。 (51)[日]竹添光鸿:《左氏会笺》,成都:巴蜀书社,2008年,第2152页。 (52)杜预注,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左传正义》卷54,定公四年,第2134页。 (53)杜预认为怀姓乃唐之余民。日本学者竹添光鸿言“上文皆殷民,则此亦必殷之豪族耳。不言殷民者,文辞之势也。”(《左氏会笺》第2155页)王国维《鬼方昆夷猃狁考》认为“此隗国者,殆指晋之西北诸族,即唐叔所受之怀姓九宗,春秋隗姓诸狄之祖也。原其周姓之名,皆出于古之鬼方。”(《观堂集林》卷13,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傅斯年《周东封与殷遗民》一文认为晋为夏遗民之国。这里的“怀姓九宗”很可能是商汤灭夏后,在商朝为官的夏民后代。 (54)杜预注,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左传正义》卷54,定公四年,第2135页。 (55)班固:《汉书》卷28,《地理志下》,第1659页。 (56)傅斯年:《周东封与殷遗民》,《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4卷第3期,1934年。 (57)卢连成、胡智生:《宝鸡国墓地》上册,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 (58)孔安国传,孔颖达等正义:《尚书正义》卷15,《周书·召诰》,第213页。 (59)孔安国传,孔颖达等正义:《尚书正义》卷14,《周书·酒诰》,第207页。 (60)关于夏商时期社会结构为方国联盟形态的观点,参晁福林:《我国文明时代初期社会发展道路及夏代社会性质研究》,《史学理论研究》,1996年第35期;晁福林:《从方国联盟的发展看殷都屡迁的原因》,《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 (61)朱右曾:《逸周书集训校释》,第76页。 (62)赵伯雄考察周初的“三监”问题时,言:“周初的监殷,看来是一种以诸侯监诸侯之制”。见其著:《周代国家形态研究》,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154页。 (63)晁福林:《先秦社会形态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02页。 (64)西周晚期仲几父簋铭文云:“仲几父事(使)几事(使)于诸侯、诸监,用厥宾作丁宝簋。”(《集成》3954) (65)孔安国传,孔颖达等正义:《尚书正义》卷15,《周书·召诰》,第213页。 (66)见《尚书·立政》,关于周初服制的建立问题,另有专文探讨。 (67)孔安国传,孔颖达等正义:《尚书正义》卷17,《周书·多方》,第229页。 (68)关于周人将“德”的观念贯彻到政治社会生活中,要求子孙后代不断继承和发扬下去的观念,参拙文:《从上博简〈诗论〉“天保”看周代分封的理论依据》,《古代文明》,2009年第2期。 (69)刘家和:《对于中国古典史学形成过程的思考》,《古代中国与世界——一个古史研究者的思考》,武汉:武汉出版社,1995年,第260页。 (70)“以史为鉴的实质是改铸历史”的观点,参晁福林:《改铸历史:先秦时期“以史为鉴”观念的形成》,《史学史研究》,2010年第2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