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国际中亚学者的丝路情怀,搭建中亚与中国的学术桥梁 笔者自从2003年受法兰西中亚学院邀请,赴撒马尔罕古城考古场地以来,一直受到中亚考古界多位师友的引领,几乎每个夏天考古季都要参加守护中亚五国的佛寺和壁画遗址。这是一片沙漠神奇热土:如今这里的父老乡亲信奉伊斯兰文化;古城遗址出土的却是拜火教和佛教遗迹;而来此追寻文化遗产的各国中亚学研究者们,都虽九死而未悔、把血汗与青春洒在这里。笔者近年来参加编辑伦敦《中亚艺术考古》学刊,在十二年中英文互译丝路考古论文的工作中,积累了一些甘苦心得。著有《吐火罗人起源研究》的徐文堪教授多次写信鼓励笔者,于是翻译《丝路译丛》这六本、60万字的使命就落在了笔者肩膀上。 《丝路译丛》的出版,一来导引国人走入中亚场地,管窥中亚考古团队的最新成果;展示考古学家们无国界抢救文化遗产的丝路情怀;二来让中亚在盛唐千年之后重新进入中国的文化视野,搭建中亚与中国的学术桥梁。 国际中亚学群星璀璨,本译丛限于篇幅,只能撷取六位代表作者:埋在沙漠热土的中亚考古之父、守护片治肯特五十年的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马尔夏克教授;“此生愿为康国人”的撒马尔罕考古队长、法兰西学院葛乐耐教授;中亚考古界骑士,重寻大月支佛寺宝藏的乌兹别克国家科学院瑞德维拉扎院士;1995年最先研究粟特人在北朝石刻上的拜火教仪式的纽约大学乐仲迪博士;研究粟特与北朝隋唐、印度、波斯,学术跨度惊人的意大利康马泰博士;33岁接掌冬宫中亚高加索分馆和片治肯特场地、是马尔夏克在冬宫和场地的双重继承者卢湃沙博士。这六位译丛的原作者,实战在战火纷飞的考古第一线,不仅有学院素养,更有考古场地的背景;不仅有史料和古语言分析能力,更有解读“达·芬奇密码”的能力。 文物出版社前总编、中国遗产研究院葛承雍老师写序说:“该丛书以丝路沿线地域为经,以文化交往为纬,钩织出不同民族、文明类型及其相互影响的历史状况,展示了欧亚大陆文明碰撞与交融的壮阔历史场景,以飨急需了解海外丝路研究动态的中国读者。” 以图证史、现场探案、译笔清丽的译丛特色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