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唐]《两京新记辑校》卷2京城“朱雀街东第四街,即皇城之东第二街,街东从北第五曰东市。”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页;卷三“西市(隋曰利人市。南北尽两坊之地。隶太府寺。市内店肆如东市之制。市署前有大衣行……市西北隅有海池……)” 第49页。 [②]京中市废于长安元年(701),见《唐会要》卷86《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873页。 [③] 《唐六典》卷20《太府寺》两京诸市署条注文,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543页。 [④][清]徐松撰,张穆校补:《唐两京城坊考》卷2,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7页。 [⑤]《 唐会要》卷86《市》,时在天宝八载(749)十月五日。第1873-1874页。 [⑥]《大业杂记辑校》记载隋代三市:“大同市周四里,在河南县西一里。出上春门,傍罗城南行四百步,至漕渠,傍渠西行三里,至通远桥。桥跨漕渠,桥南即入通远市。二十门分路入市,市东合漕渠。市周六里,其内郡国舟船舳舻万计。市南临洛水,跨水有临寰桥。桥南二里,有丰都市,周八里,通门十二。其内一百二十行,三千余肆,薨宇齐平,四望一如,榆柳交阴,通渠相注。市四壁有四百余店,重楼延阁,互相临映。招致商旅,珍奇山积。”(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页)[清]徐松辑《河南志》:“隋曰丰都市。东西南北居二坊之地……唐贞观九年(635)促半坊,其下通利坊居半坊。今不分市,通利直接嘉善。”中国古代都城资料选刊,北京:中华书局 1994年版,第15 页。《唐六典》卷20《太府寺》两京诸市署条注文云:“东都东市曰丰都,南市曰大同,北市曰通远。”“东都西市则隋南市也,南市则隋东市也。都南市旧两坊之地,武德中减为坊半焉。垂拱中省京南市,开元十年(722)又省都西市。” 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543页。唐北市位于隋通远市之北,自漕渠南而移至漕渠北;西市则在隋大同市之西南,为定鼎门街西第三街最南面一坊;南市也较隋丰都市面积缩小。皆不复隋之旧。 [⑦] 如齐东方:《魏晋隋唐城市里坊制度——考古学的印证》(《唐研究》第九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阪上康俊:《论唐代城市乡里与坊的关系》(原文载韩国东北亚历史财团编《八世纪东亚之历史像》(首尔:东北亚历史财团出版社2011年版)。今据何东译文,见周东平、朱腾主编:《法律史译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等。 [⑧] 《周礼注疏》卷14,《十三经注疏》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735页。 [⑨] 《孟子注疏》卷3下,《十三经注疏》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690页。 [⑩] 《隋书》卷31《地理志下》,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887页。 [11] 《旧唐书》卷1《高祖纪》,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6页。 [12] 《全唐诗》卷59《市》。 [13]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88绍兴三十一年(1161)正月,刘宝置酒库,“又添置脚店百余处,列布阛阓,究其用心,专以渔夺总司及镇江酒库之利”。[宋]李心传编撰,胡坤点校:《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八,中国史学基本典籍丛刊,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3644页。 [14] 《隋书》卷80《列女传·刘昶女》,第1808页。 [15] 《旧唐书》卷51《后妃传》,第2174页。 [16] 《唐六典》卷7《工部》,第220页。 [17] [唐]释道世著, 周叔迦 、苏晋仁校注:《法苑珠林校注》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 2003年版,第2198页。 [18] 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196页。 [19] [宋]范成大撰,陆振岳校点:《吴郡志》卷6《坊市》,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72页。 [20] 《宋元方志丛刊》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534页。 [20]《旧唐书》卷37《五行志》,第1358-1360页。 [21] 《旧唐书》卷110《李光弼传》,第3307页。 [22] 《旧唐书》卷127《姚令言传》,第3572页。 [23] 《旧唐书》卷17《文宗纪下》,第563页。 [24] [宋]孟元老原著,李合群注解:《<东京梦华录>注解》,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年版,第88页。 [25] 同上,第384页。 [26]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四,中国史学基本典籍丛刊,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1699页。 [27] 李健超:《增订唐两京城坊考》(修订版),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第328页。 [28] 樊英峰主编:《乾陵文化研究》三,西安:三秦出版社 2007年版,第131-143页。 [29] [清]徐松辑,高敏点校:《河南志》,中国古代都城资料选刊,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15页。 [30] [北魏]杨衒之撰,周祖谟校释:《洛阳伽蓝记校释》,北京:中华书局 2013年版,第137-140页。 [31] 胡戟、荣新江主编:《大唐西市博物馆藏墓志》三四五《王珎及夫人何氏墓志》(807),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747页。 [32] 《校记》:“崇”下,疑有夺字。 [33] 《唐代墓志汇编》下,大中081号,第2310-2311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