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师 就此沉落 抗战胜利,西南联大结束。吴宓未随清华复员回京。而应知友刘永济之邀到武汉大学,就任外文系主任。武大任教期间,吴宓曾分别赴西安西北大学和广州中山大学讲学,受到两校师生的礼遇。1949年4月,吴宓由武昌西飞四川,抱着保存发扬中国文化的目的,到成都王恩洋创办的东方文教学院和北碚梁漱溟所办的勉仁文学院讲学,并兼在私立相辉学院任教,随后,又兼任国立重庆大学外文系教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吴宓没有听从当局的调配、友生的劝说,宁肯留居远离政治中心的西南。院系调整后任西南师范学院外文系教授,是全国高校最早开设“世界文学史”课程者。1953年,西南师院外文系改为俄语系,吴宓改任历史系教授兼世界古代史教研室主任,讲授“世界古代史”。 吴宓历经思想改造、文字改革、反右、大跃进、社教运动以及“文化大革命”等历次政治运动,受尽精神折磨和肉体摧残。他清醒地看到教授已不易充当,未来将会陷于置身无地,偷生乏术之地,无处诉说内心极度的疲倦和悲凉。此时,吴宓再也没有机会重拾教鞭,回到他耕耘50余载的讲坛。一代名师,就此沉落。 《吴宓与陈寅恪》记载了“为师者吴宓”遍布大半个中国的从教历程,也展示了他对文化的敬重与传承。一身傲骨、两袖清风的吴宓教授,培养的博雅之士,已经如种子播撒在大地上。 (本文作者为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版图片选自《吴宓与陈寅恪·增补本》(三联书店2014年新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