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宏观上探索近代中国的历史规律 张海鹏教授是享誉国内外的中国著名史学家,学术研究领域主要是中国近代史,他用力最多、成就最著的在于探索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建构中国近代史的学科体系。 1.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问题。 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问题,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讨论最为热烈的问题之一,张海鹏教授是积极参与者,也是坚持“两个过程”论的代表人物。所谓“两个过程”论,是对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所说的“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这个著名论断的概括。 张海鹏教授对胡绳的三次革命高潮概念也进行了发展。胡绳在20世纪50年代讨论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的论文中,提出了三次革命高潮概念。后来这个概念成为中国近代史,尤其是中国近代政治史中一个统率全局的重要概念。他充分肯定了这个重要概念,鲜明地表明自己的态度:“照我看来,从政治史或革命史的角度来观察,这个概念的提出,是反映历史实际的。……从中国近代史的全局衡量,恐怕都要考虑三个革命高潮概念的统率,制衡作用,把三个革命高潮概念完全撒开不用,恐怕是难以反映历史真实的。”他认为,从中国近代史的全局考虑,有必要重新考虑中国近代史的革命高潮问题。他提出,在吸纳胡绳的成果基础上,中国近代史的革命高潮从全局看应包括七次:太平天国运动;戊戌维新和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1927年大革命;1937-1945年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这七次革命高潮,基本上决定了近代中国的政治走向,包括了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也是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2.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学科体系问题。 以往学界多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把1840-1949年的中国历史划分为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或者笼统地称为中国近现代史。随着时代的推移,这种观点受到质疑和挑战。 在关于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讨论的基础上,张海鹏教授提出了有关中国近代史分期的新见解,力图从宏观上建构1840-1949年中国近代史的理论体系。他把这110年的中国近代史分为六个时期:1840-1864年,是中国初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期;1864-1901年,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成型期;1901-1915年,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下沉沦到谷底的时期;1916-1937年,资产阶级及其政治代表的力量、无产阶级及其政治代表的力量迅速成长,并终于取代旧势力开始成为主导社会发展的力量;1937-1945年,是抗日战争,中国近代史的根本转折时期;1945-1949年,是中国两大政治势力为决定中国发展方向而决战的时期。 近年来,张海鹏教授又专门深入探讨了中国近代史的学科体系问题。通过系统梳理20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学术史,进一步明确了将1840-1949年的中国历史统称为“中国近代史”的观点。他说:“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中国近代史的学科对象终于得以确立: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历史作为研究对象。这个研究对象的时间范围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约110年的历史。这种认识,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得出的,是以对近代中国的社会经济形态即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的考察为出发点的。” 3.关于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方法。 张海鹏教授认为,指导历史研究的正确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按照唯物史观考察近代中国历史,应该认识,反帝反封建是近代中国的历史主题,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贯穿近代中国历史的真正的主线,现代化进程在近代中国虽然在缓慢地进行,却从来没有居于主导地位。在近代中国,革命和改革是历史发展的主调,近代中国还有现代化进程的萌发,资本主义的社会政治学说和生产力因素已经传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政治学说已经传入、无产阶级政党已经组成,现代化学说里主张的现代性的增长,传统社会因素的剥落,正在发生。主导中国两千年的儒家学说面对西方传入的思想政治学说(包括资产阶级学说和无产阶级学说),并无招架之力。但是,现代化进程没有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按照唯物史观,现代化进程在中国社会发展中成为主流,是在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特别是在国家政权巩固、社会经济全面恢复并有所发展之后,现代化进程实际进入中国社会生活领域。在这个时候,现代化进程是主导方向,阶级斗争是次要方向。在这个时候,把阶级斗争当成主要方向,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是错误的。 4.完善中国近代史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完善范文澜、胡绳、刘大年等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开创的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一直是张海鹏教授的学术宏愿。经过多年准备积累,1998年,他主编了《中国近代史(1840-1949)》;2005年,他出版了《中国近代史研究》(合著)和《中国近代史论著目录》;2000-2006年,他终于完成了十卷本的《中国近代通史》的编纂。 十卷本《中国近代通史》的编纂,对于中国近代史马克思主义学派来说,有非常特殊的意义,它标志着20世纪中国近代史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