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发表两宋史学的专题论文。炳良师在《光明日报》《史学月刊》《史学史研究》《学术研究》《天津社会科学》等刊物上陆续发表了有关两宋史学的专文,主要包括《宋代史学的两个发展趋势及其相互关系》《从宋代义理化史学到清代实证性史学的转变》《从宋代考据史学到清代实证史学的发展》《尤袤〈遂初堂书目〉序跋考辨》《宋元义理史学的“致用”与“求真”》《宋代义理史学再评价》《范仲淹与北宋〈春秋〉学》《杜大珪〈名臣碑传琬琰集〉的编纂特点与史学价值》《菊坡学派与岭南史学》《李攸〈宋朝事实〉的编撰及其史料价值》等等,这些成果既有对两宋史学宏观的把握,也有对两宋时期名家名著的个案析论,颇多新见,对两宋史学的研究有所推进。 其次,对南宋史学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考索,撰成《南宋史学史》。2005年,杭州市社科院将南宋史研究列为重大课题,策划出版“南宋史研究丛书”,翌年被列为浙江省重大课题。炳良师因既熟悉宋代的历史,又精通宋代的史学,所以被聘请为杭州社科院兼职研究员,他所主持的《南宋史学史》项目也于2006年被作为浙江省社科基金重点课题立项。因有前期的研究基础,所以炳良师的撰写工作很顺利,其中利用一年的时间准备资料,一年的时间用来撰写和修改。炳良师撰写此书时,恰逢我跟他读书期间,在一次与炳良师的聚餐中,得知老师每天都要撰稿到凌晨一两点钟,以致后来严重影响了他的身体健康。《南宋史学史》一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视学术创新,以40万字的篇幅对南宋时期的史官制度、史馆制度、修撰前代史、当代史、专门史、地方志及边疆域外史等方面的成就进行了全面研究。最后,从理论上审视南宋史学的总体演变,总结出南宋史学在发展中呈现出义理化和考据化两种学术趋向,并论证了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综观全书,结构严谨,创新突出,论证充分有力,正如有的学者所言,《南宋史学史》“弥补了对南宋史学中存在的许多空白点,对一些相关问题也提出了颇有新意的见解,对系统了解和梳理南宋史学具有突破性的重要意义。……在学术创新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最后,整理、出版与宋、辽、夏、金时期史学相关的文献资料。炳良师的硕士导师李蔚先生除精研宋史之外,对西夏史和金元史也有很深的造诣。李先生长期从事西夏史的教学与研究,曾于1997年出版《简明西夏史》,反响甚好,后来经修订、增补被作为《中国历史》第10卷《中国历史·西夏史》予以出版。在此书出版的过程中,炳良师做了大量工作,人民出版社的张秀平编审说:“他为本书的出版做了大量的史料校订和图片的遴选、文字说明等工作。”我因炳良师的推荐,在人民出版社历史编辑室做兼职编辑一年有余,曾参与了这套《中国历史》部分书稿的校对,知晓史料的校订是一项任务量很大的工作,若非对西夏史料谙熟,断然难以胜任。再者,是这套《中国通史》各卷都配有大量图片,就《西夏史》一书来看,新增历史文物图片300多幅,这需要选图者对当前西夏史考古研究的最新进展有着全面的了解与掌握,同时要对这些选图予以文字说明。炳良师承担了李蔚先生该书的这几项工作,表明他对西夏史事非常熟悉。所以在这方面,炳良师撰写过《〈西夏书事〉的征实精神与历史认同意识》,主编过《中华野史·辽夏金元卷》(1999年)和《中华名人佚事·辽夏金卷》(2002年)。同时,炳良师又参与了瞿林东先生主持的“20世纪二十四史研究丛书”工作,于2009年整理出版了20世纪中国史家对《宋史》的研究。这些整理出来的文献资料,在很多单位并不算科研成果,但是它们却可以为从事10至13世纪中国史学研究的工作者提供很大便利。所以,炳良师从事这些工作,充分体现了一位史学工作者自任其劳、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