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保护主义研究的现实意义 回溯国外对英国保护主义及经济史的研究,可以看出若干特点并对我们深化相关研究有启示作用。 第一, 西方学术界本土经济史研究视野广阔,成果丰硕,门类齐全。除经济—社会史外,思想史、学说史、法律史也都与保护主义密切相关。如埃里克·罗尔的《经济思想史》、李斯特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等,均为相关研究必读之物。 第二,西方学者特别注重原始资料的整理、编纂与保护。由克拉普、道格拉斯等编著的大型《英国历史文献》,以及自13世纪晚期以来国王敕令、海关档案、议会和财政署卷档等,这些都是中世纪晚期英国与“欧陆国家”保护主义政策比较研究赖以开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史料。 第三, 专门史研究尚待挖掘。尽管有关中世纪保护主义的研究领域比较广阔,成果丰硕,但中世纪晚期欧洲保护主义专门史著述较为稀缺。 第四,欧洲中世纪晚期保护主义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中世纪晚期保护主义政策研究主要以英国的羊毛、呢绒贸易和呢绒工业发展为载体,以英国商人阶层崛起和商业资本成长为主线来展开,有助于对现代保护主义推本溯源。缘于20世纪30年代的西方经济危机,强化了国外学者对经济史、特别对中世纪欧洲经济史的关注,在当今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泛潮的背景下,加强对中世纪英国及欧洲保护主义产生的根源、终结、影响的研究分析,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第五,对深化国内相关学术研究及解决现实问题具有一定启示意义。中国学术界对英国中世纪保护主义及整体经济史的研究起步早并取得相当成果。英美学术界对中世纪保护主义的全面深入研究中的问题意识、视域、思考方法、成果传播等对于中国学术深化和创新不无启迪作用。英国及欧洲中世纪经济学研究迄今尚存的不足及缺陷,也为中国学术界以不同史观和视角开展研究、提出新观点,形成自己的理论和成果提供了突破点和机遇。相关研究对中国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如英国保护主义政策绝大多数以法令法规形式出台,对于我们完善法制体系建设,依法治国,建设新型法制化国家,实现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转变,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世纪晚期英国与欧陆国家保护主义政策比较研究”(16BSS016)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