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掌握战场主动权 长征中,无线电侦察工作的作用不仅淋漓尽致地体现在四渡赤水的指挥中,在其后的西渡北盘江、北渡金沙江、过雪山草地、北上陕甘等行动中,同样为红军指挥员提供了决策依据。从1934年10月到1935年10月,二局先后破译敌密码177本。红军蜿蜒曲折的长征路,就是不断避敌伏击、寻找敌人薄弱环节的写照。 蒋介石发觉红军进军云南后,急忙电令郭勋祺、孙渡等部追击。1935年4月13日,二局向军委提供敌军动向,军委向红一、三、五军团发出“我军决速渡北盘江,先机进占兴仁、安龙地区,以利机动”的指示。18日,各军团隐蔽渡过北盘江,23日进入云南,使蒋介石在黔西伏击红军的企图落空。 4月26日,二局在云南曲靖截获蒋介石发给龙云的电报。根据此情报,28日毛泽东等在研究北渡金沙江部署时,放弃经东川渡江的“弓弦路”方案,选择更为安全的“弓背路”方案。中央红军巧渡金沙江,变被动为主动,使北上之路畅通无阻。 正如毛泽东所言,“指挥员的正确的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的和必要的侦察,和对于各种侦察材料的联贯起来的思索。”在中央红军的长征中,特别是毛泽东重回军事指挥岗位后,红军无线电侦察工作的作用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为长征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