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主体意识催生专业教育,加速专业化进程 档案人虽然从属于历史学科下的教育,但是真正开始回顾档案发展历史也是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事情了,[8]档案学者开始从档案自身的角度去构架学科的发展,尖锐地指出了各种档案领域存在的悬而未决的问题,如缺乏统一的标准、职业认同和培训,主体意识不强,无人考虑档案学的未来,也无人关注档案学的历史。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是档案学要走专业化之路,大力开展档案教育,同时提升主体意识。由于不存在公认的档案专业教育标准,档案教育势必要走过相对长的摸索期,以致 20 世纪 80 年,多位美国档案专家仍在呼吁档案专业化和档案教育的深入。但毋庸置疑的是,在这个摸索期中档案人的特征轮廓逐渐清晰,所获得的社会认同也日益增强,档案学逐渐发展成为专业学科,也逐渐形成了整套的技艺和规范。 档案教育是档案学专业化或学科化道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档案工作标准化的有力保障,同时也是促发档案群体中的个体萌生主体意识的重要途径。虽然美国的档案工作开展多年,但与欧洲情况不同的是,美国一直没有开设系统的培训计划或项目,档案教育和培训也一直未能成为美国高等教育中的一部分。美国档案工作的从业者分别来自历史和图书馆,造成初期的档案教育基本依赖于历史学、图书馆学与情报学教育,没有属于自己学科的独立教育体系。档案领域“长期以来没有实现档案学科的规范化”, 在当时的美国国内甚至找不到任何两个接受同样培训的档案工作者,也不存在对档案工作者的具体定义”。[9]档案精英们对此一直多有诟病。 真正开始慎重地讨论档案教育还是从国家档案馆建立开始的,首先是以职业培训为主的教育。1934 年有学者提议,建立夏季培训班以训练即将在国家档案馆工作的人员。[10]然而,新大楼需要装饰和装备,工作人员必须迅速地接手处理由联邦政府 150 多年以来产生的各种档案。现实工作已经使人精疲力竭,最终这个计划不了了之。[11] 协会成立后,缺乏职业培训的情况本应有所改观。1937 年 3 月,历史学家比米斯被任命为协会中教育与培训委员会的主席,他组建的教育团队多数是经过学术规范训练和实践的历史学家,团队成员素未谋面仅依靠通信联系,提出了由史学博士为第一级承担策划、领导和管理职责,以及由史学或社会学硕士为第二级承担技术性工作的两级工作者培训方案。[12]由于方案过于强调规范,与实际工作有距离,其可行性不佳。 1940 年起,国家档案馆在馆内开办在职培训课程,开启了美国档案工作岗位培训的序幕。这种培训方式在此后数十年内迅速发展起来,使档案工作人员有了全面感悟档案工作,提升业务水平的机会。美国各级档案部门也围绕着这种培训设置了各自的特色课程和授课体系。 档案专业教育主要依靠大学教育。1939 年,美国大学开始提供档案管理方面的课程。直到 20 世纪 70 年代,许多与档案相关的课程都设在大学历史系专业之下。虽然档案工作者协会的领导者也经常被指责为不关心专业的未来,协会的工作经常要受制于领导者的人格、个人虚荣心以及协会内部的政治纠纷等因素,[13]但是纵观档案专业教育的发展历程,档案工作者协会仍功不可没,部分事实颇能反映其对美国档案学专业化的推动:1977年制定的《档案研究生教育指南》规定了档案学研究生课程的基本理论与课程架构。此后,又对专业课程和教师作出规定。《档案学硕士学位标准化课程设置准则》(1994 年),规范了档案教育的学术框架,使档案学教育形成了一门更为正规的学科教育体系。制定的 《美国档案高等教育大纲》(2002年)确立了多层大学教育体系。协会成立后召开的年会,助推了档案教育的发展。 除了岗位培训和大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之外,美国的档案教育体系中还包括继续教育。每年开办近 30 个培训班,讲授公共历史(Public History)等各类的相关课程,尤其讲授如何应用那些在实践中被广泛认可和接受的档案原则,并将这些课程与大学专业课程相结合。此外,协会与各大学、档案馆联合组织多种不同层次的培训班,使档案专业教育走出大学的象牙塔,实现与分布在社会各领域的档案工作对接。协会建立了认证档案工作者学院(Academy of Certified Archivists)提供普遍认可的行业准入标准。 档案学专业化的道路是一个相对长时期的探索实践,正是在美国档案人强烈的主体意识下,不断地催生对自我的认识,自我的认同,以致自我质疑、自我反思和自我改进,由此档案专业化之路上的问题也迎刃而解。回顾历史不难发现,美国档案事业在不断质疑、不断提升中实现了最终的发展,由此也就不难理解其专业化进程以及日后所呈现的迅猛发展之势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