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布罗代尔与沃勒斯坦论说的差异 世界经济体系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它在解释发达与不发达等发展理论的基本问题上,挑战了以欧洲为中心的现代化理论,同时挑战了从传统和现代等文化范畴来分析社会经济的落后与发达的方式。如果将世界体系看作在商品交换方面提供了自主的空间领域,又以时间为参照单位考察在经济结构上相对自足的经济世界,那么可以认为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二分法就是一种虚构。通过比较经济世界和世界经济,可以看出这两个概念并不是简单地调换了词序,而是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 表面上看,布罗代尔和沃勒斯坦的相同点很明显。例如都将16世纪作为现代世界经济体系的开端点,同时为我们构筑了一个“同心圆”、中心——边缘——半边缘的历史解释模式。他们都受马克思的影响,(15)都依循市场、劳动分工来解释经济世界以及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 尽管有诸多的相同点,两者对世界经济的看法之差异也是很明显的。布罗代尔试图在《物质文明》第三册第一章的初稿内,写一节“沃勒斯坦的界限”,(16)以表明他与沃勒斯坦关于这个问题看法的差异,遗憾的是他后来将它删去了,只出版了目前我们看到的“经济世界内的区划肯定是有效的”那部分。(17)因此,有必要依循布罗代尔的看法,区分他与沃勒斯坦在经济世界论上的一些差异。它们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一)概念的内涵。布罗代尔认为,世界经济指整个世界的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世界是指全球在形成一个经济整体的情形下,地球上一个部分的经济。在布罗代尔看来,“我们要使用的是两个词组:世界经济和经济世界,后者较前者更为重要”,(18)这是基于古代历史世界考察得出的结论。沃勒斯坦则将世界看成一个体系,认为资本主义从16世纪起就是全球性的了,是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如果不是从地理范围中考察,全球性就不存在了。从这种角度看,从16世纪到20世纪最后10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生“500年仍没有转变”。沃勒斯坦从社会学的视角,展开“对当代现实的实际分析”,因而认为16世纪到当前,“存在着一个具体而单一的历史体系”,那就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它相对于外部力量有较大的独立性;或者换句话说,这个模式大部分根据它的自身动力来解释”。(19)用经济世界概念来说,沃勒斯坦的认识里只存在一个经济世界,那就是“资本主义经济世界”。 (二)一与多之争。与上述观念的差异有关,沃勒斯坦认为只存在一个经济世界,但是有多个以政治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例如他多次明确提到现代世界经济是而且只能是一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世界经济体系“各个部分之间的基本联系是经济的,尽管这种联系在某种程度上是由文化联系而加强的,并且最终由政治安排甚至联盟结构加强的”。(20) 布罗代尔则认为在16世纪之前存在多个共存的经济世界。布罗代尔提到:“早在欧洲人认识整个世界以前,即在中世纪乃至古代,世界已经分成几个有结构的、有中心的经济区域,也就是说,分成几个共存的‘经济世界’。”(21)1976年,布罗代尔应邀在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发表演讲时,继续坚称多个经济世界共存的观念:“沃勒斯坦认为,在从16世纪才建立起来的欧洲经济世界之外,不存在其他的经济世界。而我却认为,远在欧洲人认识这个世界之前……就有好几个经济世界共存。”(22) (三)经济世界与资本主义之关系。布罗代尔认为,经济世界催生了资本主义。布罗代尔提出,“这些经济世界揭示了世界历史的奥秘,这些典型的经济世界曾是欧洲资本主义以及后来的世界资本主义的母型”。(23)1985年10月18至20日,也就是布罗代尔去世之前的1个月,布罗代尔著作研讨会在夏多瓦隆(Chteauvallon)召开。研讨会上,布罗代尔最后一次与沃勒斯坦交锋时提到自己受教于马克思,认为16世纪标志着资本主义的开端,同时“从16世纪起,就有一个欧洲的经济世界,而这个经济世界全靠资本主义才可能存在。”(24) 沃勒斯坦认为,资本主义与世界经济是相伴相生的。在一研讨会上,沃勒斯坦针对布罗代尔的看法,提出经济世界本身存在着一个经济结构,那就是资本主义。甚至说“由于某种奇特的而又必须作出解释的原因,唯独在16世纪形成的欧洲经济世界经历了另一种命运;由此可见,正是从16世纪起,真正的资本主义才茁壮成长。”(25) (四)经济世界中的市场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新自由主义者强调“自我调节市场”。布罗代尔指出它并不存在,就是说在经济世界中,这个只包含需求、供给的成本和价格的市场“纯粹由精神所虚构”。(26)在布罗代尔看来,古典经济学认为经济增长的历史可以归结为一句话:自我调节市场不断扩张,征服整个经济,但是这种简单化的说法无法满足历史学家的要求,因为“历史学家并不把市场简单地看作一个单纯自生自长的现象,更不是经济活动的总和,甚至不是经济活动演变的一个特定阶段”。(27)在布罗代尔看来,市场经济就是生产与交换机制,与资本主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28)资本主义“是一个政治术语”,它最先出现于1753年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中,但“在1867年,马克思还从未用过资本主义一词”,到20世纪初它才作为社会主义的天然反义词。(29) 沃勒斯坦认为,市场是商品化的过程,但在以往的社会历史体系中,因为没有得到商品化或者还没有被充分商品化,所以还不能称之为资本主义。在沃勒斯坦看来,资本主义历史发展的动力就是将“万物商品化”,资本积累是它的经济目标或法则,它指导着基本经济活动。这也是他认为资本主义与现代世界经济体系相伴相生的原因,同时认为16世纪以前的欧洲是封建经济,16世纪之后只存在一个经济世界,即资本主义经济世界。沃勒斯坦在他的著作中贯穿了一种观念:资本是市场经济的附属品,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并无二致。这也是在考察历史上的经济世界时,沃勒斯坦与布罗代尔的差异之一。 (五)国家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沃勒斯坦强调国家和阶级、地位集团的作用,认为它们共同形成了世界经济的制度漩涡。还是在1985年的研讨会上,沃勒斯坦坚持认为,在资本主义的经济世界里,倘若没有国家的协助就不会有独占或类似的结果。沃勒斯坦还认为,这种协助有好几种形式。例如,国家建立正式的独占:打倒国内外的竞争者,或是国家协助创发新科技,让资本家自由运用。在沃勒斯坦看来,“资本主义和国家之间不是独立的:它利用国家或扭曲国家。”(30) 布罗代尔不同意沃勒斯坦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他分析了国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情况。他还指出,路易十四时期,本来应该成立法兰西银行,但是资本家害怕通过税收获得财源的政府对银行资本打坏主意,最终使得资本主义没有得到发展。布罗代尔进一步指出,资本主义之所以能在法国乃至欧洲得到发展,是因为市民社会破除了封建制国家。接着布罗代尔以日本为例,指出封建制根深蒂固的日本彻底摧毁了国家,最终在封建制的废墟上,资本主义才得以茁壮成长。布罗代尔的观点其实回应了李约瑟命题:中国为什么没有走向资本主义道路。 (六)历史空间和历史时间。在沃勒斯坦看来,世界经济体的形成有三个重要因素:一是世界在地理规模上的扩张;二是对世界经济的不同产品和不同地区的劳动控制方式的发展;三是相对强大的国家机器的产生。沃勒斯坦认为,世界经济体或者说独立的经济世界一旦形成,它的运行动力就是经济专业化的空间等级之间的“不平等交换”,即通过劳动分工建立起来的中心区、半边缘区和边缘区之间资本积累的倾斜结构。沃勒斯坦提到,“这种分工不仅仅是功能上的……而且也是地理上的。那就是说,各项经济任务的区域分布不是均匀地分布于整个世界体系”。(31)难怪彼得·伯克指出:“空间概念在沃勒斯坦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变迁理论的重构中扮演了主要角色。”(32) 布罗代尔则注重历史的时间,尤其是长时段。沃勒斯坦是在寻找适用范围最广而又不失其严密的衡量单位时得出了对经济世界的解释。不过,在布罗代尔看来,“显而易见的是,他[沃氏]并未完成自己的任务。根据地域进行划分,诚然不可缺少。但还必须有时间作为参照单位。”(33)布罗代尔认为,在欧洲地域中有好几个经济世界得到了更替,欧洲经济世界从13世纪以来已多次改变了形式。他将时间划分为长时段、中时段和短时段,认为经济世界必须服从于长周期,例如葡萄牙政府于1665年出让给英国人的孟买直到1个世纪后才取代长期是印度西部活动中心的苏特拉的商埠地位。这种时间观使得他对近代早期欧洲看法与马克思存在差异。马克思解释这一时期的中心是资产阶级的兴起,布罗代尔正好相反,关注的是资产阶级的叛变或破产,如在地中海世界,商人经常放弃贸易,谋求土地,像贵族那样生活,有时竟去买爵位。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布罗代尔与沃勒斯坦关于经济世界与世界经济等概念存在诸多差异。这些差异最终将引导经济世界通往一种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论的历史解释,我们将它称为“亚当·斯密式的马克思主义”。无论是布罗代尔还是沃勒斯坦,他们在对待这两个概念上都忽略了一点,即只是从经济方面来考虑问题,过多地关注商品流通、财政和生产等。换言之,经济世界是基于各种纯粹的力(forces)的关系,以及商品交换的规则,但他们的考察忽略了经济活动的背景即它与社会和政治之间的密切关系。世界经济分析最终依赖于市场关系,如果它遇到强权政治或集权体制呢?因为政治强权或集权体制可能带来经济世界重心的转移,这不是经济规律所能主导的。这就是说他们最大的问题在于所讨论的例证都是地中海北岸西欧的“民主”国家,而完全忽略北非、地中海东岸、巴尔干等地的例子。这也暗示了他们若多考虑一些古代史甚至史前史,就可能改变他们的经济论。(34) 他们都受教于马克思,所以应将这种差异再次与马克思的观念加以比较。依附理论认为边缘欠发达地区是受到中心的剥削而变得贫困,这是一种“外因决定论”。经济世界体系试图扭转这一局面,将中心与边缘置于同一体系之中,认为它的扩张动力来源于内部资本主义无止境的资本积累(如沃勒斯坦说:现代世界经济体系之外没有资本主义)以及不平等交换。这种说法不免陷入了内因决定论,从而与经典马克思主义所强调的内外因素相结合的辩证原理背道而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