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随笔 >

曾经沧海 求索不辍(5)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中国考古网 newdu 参加讨论

     
    中国考古网:您在澳大利亚执教期间主要做了哪些研究?
    刘莉:在澳大利亚期间主要是和社科院考古所的陈星灿先生合作研究伊洛地区的聚落。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项目,内容涉及面广,在伊洛地区主要是研究国家起源、复杂社会进程等问题。我现在主要做的是农业起源的问题,我觉得农业起源也是解决复杂社会发展很关键的问题。
    中国考古网:好像在澳大利亚期间,您的研究兴趣从中国早期国家形成的总体性思考转向了对水牛起源、水稻起源、淀粉粒分析、石器微痕分析等等非常具体的科技考古研究,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转变呢?
    刘莉:对。我觉得考古跟科技手段结合是一个趋势。我们以前在国内学考古的时候根本没有这些科技的手段,动物考古、植物考古都没有听说过,但是在美国这些方面已经很普及了,在哈佛大学动物考古是都要学的。当时我的感觉就是如果考古研究不跟科技手段结合,有些结论很大程度上就是猜测,这个猜测有时不见得正确,而理论的建构如果建立在这种猜测的基础上,也不见得是正确的。我后来没有太做理论方面的研究,是觉得农业起源的理论如果没有实物资料、没有科学手段都是假设,只要有一个新的发现,过去的理论就有可能完全被推翻了,还不如踏踏实实地做一些科技考古方面的研究。所以我后来基本上就转为科技考古的研究了。
    中国考古网:现在科技考古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在这种情况下,您认为做传统考古研究的学者应该怎么做呢?
    刘莉:我觉得传统考古也要与时俱进。如果在高校教学,这些科技手段都应该是必修课而不是选修课,所有的学生都应该掌握一些科技手段,是否精通是另外一回事,但是一定要知道基本流程,起码要知道标本怎么采集,怎么和专业的人员配合,哪些是重要的现象,看到这个现象要搜集什么样的标本等等。我在斯坦福大学的每个学生都有一项专长。我在哈佛大学的时候,同学们也是每个人都有一项专长,这在美国就是一种普遍现象。
    中国考古网:现在很多的学者在科技方面就是没有专长,科技考古兴起之后对他们传统的研究会不会有一些改变呢?
    刘莉:那就看他的年纪有多大,如果快退休了就算了;如果还很年轻,就要考虑学习了。我觉得这个不是很难学,我本身也不是科技考古出身,我也没有学过自然科学,化学、物理、植物学一概都没有学过。我刚接触残留物分析、微痕分析时也是两眼一抹黑,我开始学的时候已经不年轻了,我都能做,为什么别人不能做,能考上大学的都是很聪明的。科技考古和考古学结合之后对以前的传统研究肯定是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而且也会有冲击,就是否定过去一些传统的看法,还能完善现有结论,一些传统考古得不出的结论。
    中国考古网:您能介绍一下您现在从事的淀粉粒研究的进展情况吗?
    刘莉:我刚在首师大给学生讲课就介绍了近几年做的研究结果,对北方的农业起源、植物利用等问题做了比较全面的探索。近十年来我们一直在努力建立距今23000-3000年之间黄河流域和辽河流域的淀粉粒数据库,通过具体的分析可以看出有哪些植物被古人利用了?这些植物在淀粉粒中存在,为什么在发掘遗迹里却没有发现实物遗存?用什么办法可以进行互补研究?不同的手段都是可以互相补充的。做大植物遗存很重要,但有局限。比如说块根植物,浮选标本中发现很少或者是发现出来往往不能鉴定,就要靠其他的手段。我现在做的这些微型植物遗存,就是想要开辟更多的渠道解决一些浮选方法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者是看到以前看不到的东西。增加了一些科技手段,其实说起来还是有一点像写侦探小说一样,用一些新的技术手段来破案。我做的淀粉粒分析和石器微痕分析等其实解决的都是一个问题,就是农业起源问题。用不同的技术手段,尤其是可以互补的手段来解决同一个问题。
    中国考古网:您关于水稻起源的研究在学术界激起了很多讨论,说明学界很重视这个问题,关于中国什么时候开始种植水稻现在有结论了吗?
    刘莉:关于水稻起源的问题现在有了新的研究,我后来没有做这方面的研究了,其他的人还在做。当时我和蒋乐平在《古物》上报道上山遗址的文章(Jiang, Leping, and Li Liu. 2006. New evidence for the origins of sedentism and rice domestication in the Lower Yangzi River, China. Antiquity 80:1-7.)中有一句话引起了争论 “上山水稻可能已经处于早期栽培阶段(Shangshan rice was probably already in an early stage of domestication) ”。但是这是非常泛泛的一句话,没有讨论是什么形态的早期栽培阶段。因为这篇文章非常短,并没有涉及对植物驯化或栽培这些概念的定义问题。但从现在新的证据看,上山时期的水稻有可能包括有人工干预栽培的因素。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有学者在继续研究,发现了上山时期有栽培稻的小穗轴,但是百分比没有办法测到,因为这是陶器里面的印痕,数量非常少。但是还有一些新的技术手段也说明上山稻的生长过程应该是有人工干预的因素。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