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毓灵: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殷墟早期考古发掘人物 《诗经·郑风·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九一八”事变后,时任中央研究院院长的蔡元培先生亲笔题词“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派人送到正在安阳殷墟从事第五次发掘的李济等人的手中,以此勉励国难之际仍按秩序加紧工作的殷墟考古发掘团队。 殷墟发掘已近90载,中国考古学更是日新月异,蔚为大观。作为一名接力殷墟发掘的考古人,每每拿着手铲,奔波于殷墟的边边角角之际,脑海里仍不时闪现先贤们的身影:李济、董作宾、梁思永、郭宝钧、考古十兄弟……我时常会伫立在考古现场,默默地想,如果没有这些隙穴之窥的谔谔之士,现在的殷墟又会是一番什么样的场景呢? 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 1896年,李济出生于湖北省钟祥县。1923年被哈佛大学授予哲学博士学位,成为中国第一位人类学博士。身为京城小吏的李父尚不知何为博士,就给自己取了个“博父”的别号,一时传为佳话。 学成归国的李济最初执教于南开。期间开始与弗利尔艺术馆合作,他明确提出:“在中国的田野做考古工作,必须与中国考古团体合作;在中国发掘出来的古物,必须留在中国。”时当列强以探险、考察之名纷至沓来,瓜分中华遗产之际,李氏之拳拳爱国之心一览无遗。 1925年,年仅29岁的李济受聘于清华研究院国学门,与当时的国学大师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陈寅恪并称为清华“五大导师”。与其他四位不同的是,李济的广阔天地在田野。1926年,李济赴晋南发掘了夏县西阴村史前遗址,这是中国人自己主持的第一次田野考古发掘。 1928年,原“国立中央研究院”在上海成立,傅斯年极力倡导设立历史语言研究所。他提倡“以自然科学看待历史语言之学”。为了求得新知识,他极力主张“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同年秋,董作宾被派到小屯,开始了殷墟第一次考古发掘工作。毕竟董作宾没有考古知识与经历,物色最佳人选就成为傅斯年当务之急,而李济遂成不二之选。1928年12月,李济担任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主任,从此殷墟考古发掘迎来了“掌门人”,李济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考古学之父”。 发掘之初,李济就提出考古不能有挖宝思想,“一切的原始材料,只要能体现人类的活动,哪怕是残陶碎骨,只要是经过有计划的科学方式采集得来的,就能显现真正的学术价值”。自1899年甲骨发现以来,疯狂盗掘已让殷墟千疮百孔,但谁也不会留心、收集与甲骨一起伴出的“残陶碎骨”并知晓其价值。有这种想法的只有那些专门受过人类学、考古学训练的学者。 同时,李济给大家立下规矩,“一切出土物全属国家财产,考古队同人自己决不购买、收藏古物”,这成为所有中国考古人心中最神圣的戒律、底线。“考古不收藏,收藏不考古”现在仍是衡量一名考古人的最基本的标尺。 殷墟发掘之初,中原大战狼烟并起,地方政府又不容“外省人越俎代庖”,中央考古组的进驻也极大地触动了当地文物古董商甚至是土匪的既得利益,百般阻挠之举纷纷上演,甚至直接威胁到考古组同人的生命。直至1931年后,殷墟考古发掘才逐渐顺利。 李济指出,科学的考古必须有问题、有方法、精确、无成见、有耐心。在李济的带领下,有文字记载的中华第一都就这样一点点地露出真容。宫殿、王陵、祭祀坑、甲骨坑及大量的甲骨、青铜、玉器、骨角牙器、陶器无不见证着那个时代的辉煌与荣耀。 利用殷墟发掘,李济培养了一批早期的考古学家,这些人像一颗颗种子,生根、发芽、壮大,逐步构筑了中国考古学体系。他注重第一手材料,以人类学的观点诠释考古资料,正如他的学生、著名考古学家张光直所言,“就中国考古学而言,我们仍活在李济的时代”。新中国成立前夕,李济与殷墟文物一起迁至台湾,再也没有返回过殷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