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东亚视野下的历史研究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史学理论研究》 黄俊杰 参加讨论

    作者简介:黄俊杰,台湾大学特聘讲座教授
     
    一、引言:东亚历史思维与史论传统
    中国史学传统源远流长,与欧洲史学双峰并峙,东西辉映,其中最能彰显东亚文化与东亚思维特质者,莫过于悠久之史论传统。从公元前841年起,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记录,绵延数千年而从未断裂。中国史家述“事”以求“理”,沿波以讨源,诚如章学诚所说:“述事而理以照焉,言理而事以范焉”。①中国历史叙述力求“理”、“事”圆融,在“价值”脉络中深思并提炼史实中潜藏之意义或史实所彰显之意义。饶宗颐先生曰:“史家之尚论史事,贵能据德以衡史,绝不可循史以迁德。”②数千年来中国史家秉持良知,析论古事,在“世运兴衰”脉络中评断“人物贤奸”,③诛奸谀于既死,发潜德之幽光,以史家之如椽巨笔纾解人间之苦难,抚慰历史中受难者的灵魂,并使读史者顽廉懦立,兴起心志,自作主宰。
    中国史学家为“现在”与“未来”而“过去”,在林林总总的历史事实之“殊相”中建立价值规范或历史原理之“共相”,并将“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熔于一炉而冶之者,厥为史论文字之撰写。④中国史学著作中之史论,自春秋时代就蔚为中国史学之主流。《左传》在对各项重要史实之叙述之后,以“君子曰”文字评断历史人物之是非对错以及历史事件之因革损益;太史公司马迁以“一家之言”通“古今之变”,在各篇史实叙述之后殿以“太史公曰”史论文字,使史料走向史学,并使“过去”与“现在”融贯为一体。⑤班固在《汉书》各篇叙述文字之后有“赞”、范晔《三国志》有“评”、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有“臣光曰”,逮乎20世纪伟大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在《唐代政治史述论稿》⑥中“寅恪案”之文字,皆延续中国史学之史论传统。
    中国史学写作中的史论传统,也成为东亚地区诸多史著的典范。举例言之,高丽仁宗23年(1145)年高丽朝的检校大师、集贤殿大学士、监修国史上柱国金富轼撰写《三国史记》以纪传体叙述新罗、高句丽、百济等朝鲜半岛三国之史事,这是朝鲜半岛第一部历史著作。⑦《三国史记》分本纪、年表、志、列传等文体,在本纪与列传之后,常附有“论曰”之文字,评论史事,论断古人,体现金富轼以新罗为正统之史观,也显示他的事大观、神话观与渤海观。⑧再如中国台湾史家连横在1918年完成《台湾通史》,⑨各卷之起始或结束时,常以“连横曰”文字,申论“民族”与“种姓”概念。⑩《三国史记》中的“论曰”与《台湾通史》中的“连横曰”,均可视为中国史学的史论传统,在朝鲜史学与台湾史学中的延续。
    但是,在《三国史记》与《台湾通史》中的史论,评判史实与月旦人物时,所运用的诸多价值理念多半是潜藏而不是外显的。就史论文字中所见的价值理念而言,仍以中国史学作品中最为明显而多元,所以,本文将以中国历史思维中的史论文字常见的关键词(字)为中心,探讨中国历史思维的核心价值。本文将以(1)历史研究的目的,(2)历史发展的动力,(3)历史运行的法则及(4)历史上的“黄金古代”等四个范畴,将历史思维的关键词(字)加以归类、分析,并讨论其含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