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50年2月6日,国民党空军对上海实施大规模空袭,这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肇建未久的新政权来说是个沉重打击和严峻考验。面对电力中断、工商业停闭、千余人伤亡、五万余人流离失所的被动局面,中共华东局和上海市委市政府在党中央的支持下,最大限度地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以最快的速度,采取恢复供电、抚恤善后、防空反特、平抑物价、稳定金融、复工生产等积极有效措施,在最短时间内消除了市民的恐慌心理,使社会运行机制回复到正常轨道,从而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政府公信力在此过程中也进一步得以巩固。“二·六轰炸”对建国初期中共的城市政策和上海本身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中共新政权;二·六轰炸;政府应急;公共安全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民党不甘心失败,遂利用舟山群岛作为基地,对华东沿海实施封锁和轰炸。上海作为前线最大中心城市自然首当其冲。其中,以1950年2月6日的空袭后果最为惨重,史称“二·六轰炸”。这对肇建未久的中共新政权来说是个沉重打击,同时也是个严峻考验。 目前,对该事件的直观认识,主要见诸于一些亲历者的回忆性记述,或一些通俗性、通史性的文章,①对“二·六轰炸”这一重大事件的灾难始末、具体危害、善后及其深远影响,学界尚乏深入、系统的研究成果。近年来,随着史料的深入拓展,有关“二·六轰炸”的资料陆续得到披露,上海档案馆珍藏的一些相关原始档案也相继公开面世。②本文利用这些原始档案及相关史料,拟对此事件进行初步研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参见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编:《陈毅在上海》,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编:《潘汉年在上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肖舟:《抓捕“二·六”轰炸案主犯》,《党史天地》2005年第6期;《抓捕震惊一时的“二·六”轰炸案主犯》,《党史纵横》2005年第9期;鲁兵:《“二六轰炸”的幕后谍战》,《档案春秋》2009年第5期;刘统:《1950:大上海的国共较量》,《同舟共进》2009年第3期;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第11卷《当代政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5—29页。 ②如《陈毅黄炎培关于二六轰炸往来函》,《档案与历史》1989年第5期;《“二六”轰炸档案史料选》,《档案与史学》1995年第1期。 *本文为上海市哲社规划办特别委托课题“上海与共和国现代化建设起步研究”(项目号2013WLS005)阶段性成果,同时也是“上海通史(新修)”子课题的前期成果,感谢匿名审稿人的意见。 【作者简介】徐锋华,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