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明清时期,随着城市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南京内河水环境不断恶化,秦淮河河道淤塞与水质污染日趋严重。这一现象在江南城镇中具有普遍性。然而在治河模式,尤其是主持机构与经费来源上,南京却有一定的特殊性,其治河主持机构的行政级别较高,治河经费也相对充裕,只在清代嘉庆、道光时期曾大量动用民间捐款。城河事务体现出较强的官办性质,这既折射出南京独特的政治地位,也反映了地方行政格局的调整及财政制度的沿革。但由于治理方式的局限,历次治水工程皆无法取得长效,亦不能遏止水环境恶化的趋势。 【关键词】明清;南京;水环境;秦淮河;治水模式 明清时期,水利为江南地方要政之一,但治水的重心多在农村,城镇水利因与农业生产及国赋关系不大而被忽视。因此,在明清江南水利史研究中,以城镇为中心的讨论亦不多见。但从城市史的角度看,水环境变迁是明清时期江南城镇面临的普遍问题。随着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城市不仅消耗了更多的水资源,而且河道淤塞与水质污染的问题也愈发严重。 明清之际,南京内河的环境恶化在江南城镇中具有代表性。①南京城内水系由河、湖、沟渠构成,其中以秦淮河最为重要。秦淮河不仅关系到舟楫载运、日常汲饮,亦为城市文化的载体。明中叶之后,秦淮六院曲中、河房灯船为文人墨客反复吟咏,逐渐演变为南京的象征符号。然而在光鲜背后,也有着暗淡的一面。自明末至清末,在社会与自然因素影响下,秦淮河河道日渐淤塞,导致夏秋水患频发、致人淹毙,冬季舟行不便、水质恶浊。尽管地方人士针对内河治理提出过多种设想,各级官员亦多次主持内河疏浚,但皆无法遏止水环境恶化的总体趋势。近代之后,秦淮河的状况也并未得到改良,河水常年发绿发臭。曾在南京执教多年的曲学大师吴梅就曾感叹:“初到南京的人,也许会专来秦淮河上看风景罢?但一瞥过之后,往日津津有味的谈锋,永不会再复生了。”② 关于明清时期南京的水利状况,松田吉郎、森田明曾对明清两朝南京水患及治理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过相关研究,但由于关注的时间段较短,未能就明清之际的变化进行探讨,一些观点也有值得商榷之处。③徐智则对道光十一年(1831)之前、道光十一年至咸丰初年,以及同光时期三个阶段的治水思路及特点进行了总结,讨论侧重于水利史,较少涉及城市社会发展与水环境之间的关系。④ 本文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试将水利史与城市社会史、环境史相结合,从更长时间段考察城市水环境的变化以及治水模式的变迁。水环境恶化在明清江南城镇中具有普遍性,但在治水模式,尤其是主持机构与经费来源上,南京却有其特殊性。水环境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紧张关系在前工业化时期已经体现得十分明显,如何有效管理公共资源也非近现代城市才面临的难题。对明清时期城市水环境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传统与现代社会之间的传承与变迁。 【作者简介】罗晓翔,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