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方传统手工业中,染坊对水质污染最为严重。明清时期,南京与苏州、杭州并为三大丝织业中心,不仅设有官营织造机构,也有大量民营机房。丝织业带动了一批上、下游产业,染坊便是其中之一。对于明代染坊的数量和分布,目前尚不清楚。南京内织染局当设有染房,且每年从工部支领“顺木长柴、杂木段柴四十万斤”供练染丝料用。(49)至于民营染坊,在正德时期,杨吴城濠水量尚充足,因此染坊并未完全集中在城南秦淮河附近,北门桥一带亦有。但清代中期之后,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支河渐淤,染坊皆聚于秦淮正河两岸,因染坊污染河水而引发的矛盾也愈发激烈。 染坊之所以建于沿河地带,其原因在于“丝经本质柔脆,一经百沸,漂洗必速,倘稍事迟延,将来上机脆断百出”。(50)光绪末年,依染坊求生机者“不下数万人”,(51)染坊多在柳叶街、船板巷左近。由于漂丝严重污染河水,地方规定染坊春夏秋三季可在内河码头漂丝,冬季水涸时则至城外漂洗,且明确规定漂丝码头地界,立有界碑。(52)即便如此,河水污染终无法避免。太平天国之后,法禁松弛,地方人士愈发抱怨道:“向例染坊漂丝,水涸时在城外,恐城内淳水多秽也,水涨时在城内,以西流水急,污浊可随退潮出关也。今城外扫帚巷漂丝马头已为江北灰粪堆所占,染工利于就近,无冬无夏,皆于新桥、上浮桥一带漂丝,致水流垢腻,几不可食。”(53) 除染坊之外,另一污染河水的行业是制皮。南京自明初起即有皮作坊、毡匠坊等坊名,皮作坊靠近笪桥,毡匠坊紧邻七家湾,为回民聚集地。至明末,毡匠坊虽“空名无复有居肆与贸易者矣”,但邻近的笪桥南仍有皮市,(54)而该地制皮传统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陈作霖在《金陵物产风土志》中记载:“屠牛向有厉禁,回民每于下浮桥、七家湾等处窃卖之,皮则乘日未出时,在笪桥南交易,皮市街得名以此。”(55)七家湾一带的皮作坊排污严重,尤其是七家湾红土桥坡西下之驴皮巷,“攻皮者比户而居,腥秽之气,夏月逾甚,临河洗濯,水为之污”。(55)1944年夏,有市民报告牛皮街、常巷、七家湾等处本已“堆积垃圾,形如小阜,路旁积秽遍地、路旁臭水遍地”,而“附近之小型制革皮坊甚多,增加奇臭”,“行人掩鼻而过,市民居处于斯,痛苦更何可言”。(56) 最后,对水关的管理不善更加剧了河道淤塞与水质恶化。南京内河穿城而过,要控制内河水量、冲刷河道、涤荡污垢,全靠水关控制排水与进水。南京城有多处水关,与秦淮关系最密切的是东水关、西水关与铁窗棂。位于通济门的东水关即上水关,共三层三十三券,下十一券通水,(58)且设有水闸。位于三山门的西水关为下水关,仅设一水门。春夏之际,城中入水量大增,西水关不及宣泄,铁窗棂水关的作用便凸显出来。 铁窗棂水关即栅寨门水关,宋代栅寨门为建康府城八门之一,当时城下即滨江,栅寨门水关为秦淮支河入江口。乾道元年(1165),建康知府张孝祥言:“栅寨门近地为有力者所得,遂筑断青溪水口,创为花圃,以为游人宴赏之地,因循至今,每水源暴至则泛滥漫荡,城内居民尤所被害,若访古而求使青溪直通大江,则建康永无水患矣。”后张孝祥被罢,继任知府汪澈亦言开浚河道,使内河水通栅寨门入江,但直至景定元年(1260),才由马光祖大修栅寨门水关。(59)元明清之际,该水关一直疏于治理。万历时期,铁窗棂水关尚有一定排水功能。然而至清代中期,此地“年久堙塞,堆积瓦砾高如山阜,屡议疏浚,皆以需费浩大,格不果行”,水关已无泄水功能,城内水患更为严重。嘉庆二十二年,盐巡道方体“请于制府,率绅士兴工疏浚”运渎至铁窗棂,三月告竣,民皆称便。然铁窗棂一带地势较高,民居稠密,二十余年之后“又复渐就淤塞”。(60)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