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治水的局限与困境 明清时期,南京内河进行过多次疏浚,但屡疏屡塞,无法根除水患,水质污染也愈发严重。这既反映出城河治理的局限性,也暴露出城市公共资源管理的困境。 治河的局限之一在于秦淮河上下游无法统筹治理。若要防止上游山洪对南京的影响,首先要保障句容赤山湖的蓄水功能,自宋代开始,凡论金陵水利者皆有此共识。赤山湖为人工湖,筑于三国吴赤乌八年,“自赤乌大历迄于南唐,不废修筑。宋时尤严湖禁,湖心立有磐石,为疏闭之节,民乐其利”,但此后赤山湖久不修筑,“利亡而害存”。(108)万历二十九年,句容知县茅一桂称该湖“废久,半为居民楹栋之所压,额不可复”,“水涸之日,湖高秦淮数尺,莽翳数百顷,仅属于牛马之刍牧尔,不得其半菽之用。夫水未有无潴而能常聚者,亦未有任其莽溢而不为害者。此湖形势既高,而自诸山发源以连秦淮,复屈曲如羊肠,伏秋雨积,即冲射决啮,为田亩之灾”。(109)但南京工部治河只管城内,不管城外。笔者认为这其实体现出“都城模式”治水的局限性。(110)这种“都城模式”在明清时期的北京也同样存在。如《明律》、《清律》中都有关于保持京城街道、沟渠整洁的规定,一些专门管理机构也只在京城设置。 至清代,水利工程的主持者为两江总督、江宁布政使,似乎可以全盘操作,但事关多县,且工繁费巨,仍然难以成事。嘉庆八年,江宁布政使康基田大浚秦淮后就曾坦言:“欲举城乡内外水利尽复于古,窃尝有志而徐图也。”(111)太平天国之后,地方外销收入增加,公共事业经费亦较前宽裕,但启动如此大的工程仍非易事。光绪七年,两江总督左宗棠调集湘淮营军,决心将句容赤山湖至省城水利一并大治。当时赤山湖“湖底淤高,堤亦坍坏,水旱并受其灾,乃筑道土坝至麻培桥,圩堤复修,下游桥闸令相洄注,弭壅溃之患”,在省城地方“以通济门水门为秦淮附郭正流……皆令择要建石闸桥坝,以收纳诸水,导引清流”。(112)通济门石闸于光绪九年完工,赤山湖水利则因“左氏西调,未竟全攻”。(113)而从通济门石闸三年后就被洪水冲毁的工程质量来看,即便赤山湖工程完工,也难以保证长期效果。直至民国时期,秦淮上下游仍难以一体浚治。 除上游水利失修之外,内河疏浚工程也有许多疏漏之处。沿河民房是造成河道浅狭的关键因素之一,只有拆除民居才能恢复河道。万历四十三年南京工部开河,曾将城北进香河一带“侵占房屋尽行拆去,用工逐一开挖成河,立有石碑二座,严禁不许居民阻塞”。(114)但与人烟较为稀少的城北相比,秦淮正河两岸民居稠密,拆房绝非易事。至清代,沿河民房数量有增无减,拆除的阻力更大。因此秦淮“愈久愈不可治,盖民居愈密,河道愈湮,一经建议,众诟纷起”,尽管“官厅锐意浚淮,工未半,而河房多倒坍,众论哗然而止”。(115)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