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党史 >

毛泽东与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共抗战纪念(4)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 陈金龙 参加讨论

    (三)借助抗战纪念彰显中共地位
    中国共产党担负了敌后抗战的任务,但由于自身传播能力有限,加上国民党的歪曲宣传和报道,敌后抗战的真实情形并不为国统区、海外民众所了解。正因为如此,借助抗战纪念彰显中共在抗战中的地位成为必要。1941年5月,毛泽东在《揭破远东慕尼黑的阴谋》一文中明确表示:“共产党领导的武力和民众已成了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21)毛泽东借助抗战纪念,阐释、彰显中共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地位。毛泽东起草《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战四周年纪念指示》时强调:在党外,“要表扬八路军新四军四年抗战的战绩,与各抗日根据地建设的成绩,并着重宣传我们的施政纲领,是能坚持敌后抗战的正确办法,同时也是全国人民能够走向光明胜利的道路”;在党内,“要使全党都明了中共在中国革命中的重大作用,在今天他已成为团结全国抗战争取抗战胜利的决定因素,他的政策,关系全国抗战的成败与全中国人民的命运。”(22)力图通过展示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作用,提升中共的地位,增进民众对中共的认同。毛泽东出席中央办公厅举行的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二十二周年和抗战六周年干部晚会时指出:“我国的抗战,现在有正面与敌后两个战场,敌后战场的斗争非常残酷,我们共产党在那里做了很大的努力,几年以来,我们创造了许多新东西,例如反‘扫荡’、反‘蚕食’、精兵简政、拥政爱民、拥护军队、生产运动、整顿三风等等。”(23)这里申明了敌后战场的作用,总结了抗日根据地的政策、制度创新。《中共中央为抗战六周年纪念宣言》也指出:整个中国战场,实际上被划分为正面与敌后两大战场,“这两个战场的作用,是互相援助的,缺少一个,在目前就不能制止法西斯野兽的奔窜,在将来就不能驱逐这个野兽出中国”。这是对两个战场关系的揭示。对于敌后战场的贡献,宣言指出:“在六年抗战中,证明中国共产党对于保卫祖国的神圣战争是无限忠诚的,八路军、新四军与敌后人民的艰苦奋斗是史无前例的。侵华敌军的半数是由他们之手抗击了六年,并且还要继续抗击下去,直至驱逐敌军出中国。他们是没有任何弹药与军饷的援助,但凭自己的忠诚与创造力达到了这样的奇迹。”通过总结敌后战场的抗战,彰显了中共对于抗日战争的贡献。宣言还指出:“二十二年的历史实践已经证明,我党奋斗的方向,是使中华民族起死回生的完全正确的方向,并将在今后的历史实践中继续坚持下去,直到完全胜利而后已。共产党员是一种特别的人,他们完全不谋私利,而只为民族与人民求福利。”(24)这就借助抗战纪念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脉络与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也有助于提升中共的地位。
    (四)借助抗战纪念协调党派关系
    抗日战争时期的国共关系,既有合作,也有冲突。毛泽东主导或参与抗战纪念,蕴含协调国共两党关系的用意。经毛泽东修改发表的《中共中央为抗战两周年纪念对时局宣言》,呼吁“巩固国内团结,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国共合作”(25),包含协调国共两党关系的诉求。针对第一次反共高潮之后国共两党、两军之间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摩擦,毛泽东在起草《中共中央为抗战三周年纪念对时局宣言》时强调:“全国必须加紧团结,内部磨擦必须消除,国共关系必须调整,内战危险必须根绝,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必须巩固,全国人民必须在蒋介石先生的领导下抗战到底”。(26)这里表达了消解国共两党关系危机的愿望。1942年6月30日,毛泽东致电周恩来,请他考虑利用“七七”机会,找王世杰谈一次国共两党关系问题,并表示愿见蒋介石一谈,请王向蒋转达。7月2日,毛泽东复电董必武时提出:“恩来现在病中不应走动,拟请你找王世杰一谈”,“申述我党中央‘七七’宣言大意,请王介绍见蒋介石。”(27)可见,毛泽东见蒋心情迫切。7月7日,中共在纪念抗战五周年宣言中承认:“蒋委员长不仅是抗战的领导者,而且是战后新中国建设的领导者”。(28)如此推崇蒋介石,为的是协调国共两党关系。7月17日,周恩来在重庆会见代表蒋介石对其父周懋臣去世表示吊唁的张治中,提出希望同蒋介石面谈。周恩来当日将情况电告毛泽东,主张同蒋谈些“解决问题的意见”。(29)8月14日,周恩来应约会见蒋介石,蒋介石提出在西安约毛泽东一谈。周恩来则认为,蒋欲见毛泽东的目的“未可测”,与蒋会晤时间“似嫌略早”,提出可由林彪或朱德“先打开谈判之门”。9月5日,周恩来致电毛泽东:二人见面时机不成熟,蒋对人“包藏祸心”,局势也“非对我有利”。鉴于英美需要中国拖住日本,苏联需要对华让步,蒋认为目前正是解决边区的好机会,甚至误以为我“七七”五周年宣言表明我已屈服。如同毛泽东会晤,蒋会利用会晤以“打击地方和民主势力,以陷我于孤立”境地。周恩来估计同蒋会晤的可能前途:一是表面和谐,答应解决问题而散。二是约毛泽东来渝开参政会,借口留毛长期驻渝,不让回延安,“此着万不能不防”。周恩来提议林彪出面,“勿将话讲死,看蒋的态度及要解决的问题,再定毛是否出来”。毛泽东采纳了这一意见。(30)这次会谈后来并未举行,但从中可见毛泽东利用抗战纪念协调国共两党关系的思路。1943年抗战纪念之时,国民党正准备进攻陕甘宁边区,中共在发表纪念“七七”宣言时,对国民党仍采取了比较和缓的态度。(31)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