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党史 >

抗战时期党风廉政建设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天津日报 罗存康 参加讨论

    主讲嘉宾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副馆长  罗存康
    嘉宾档案
    罗存康,男,中共党员,1970年10月出生。现任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党组成员、副馆长、机关纪委书记。2014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纪检监察干部。
     
    曾参与《伟大胜利 历史贡献——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主题展览》等30余个展览大纲的撰写,参与编写《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中国抗日战争图鉴》《抗战时期苏联援华史论》等多部图书,著有《少年儿童与抗日战争》,发表论文多篇。
    抗战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中极为重要和辉煌的历史时期。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领导军民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进程中,锻造出了一个艰苦奋斗、克己奉公、勤政廉洁的党,建立了廉洁的政府,形成了一系列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培养了一大批忠心耿耿、为党为民、廉洁奉公的干部。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正确的抗战路线,提出了实行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广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开辟了广大的敌后战场,成为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经过抗战烽火的洗礼,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集结在它的旗帜下,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的历程为中国共产党在民族解放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章,总结这段历史,对今天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抗战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历史背景
    加强廉政建设是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政权的需要。抗战时期,党在边区建立的政权是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权,不仅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而且包括中小地主和部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由于各阶级的进步程度不一,一些官僚主义、个人主义思想不可避免地被带入革命阵营中。为了巩固政权,领导人民取得抗战的胜利,党有必要在边区进行廉政建设。
    加强廉政建设是应对党员本身的素质参差不齐必须大力监督的需要。随着抗日战争的发展,党的政策深入人心,中国共产党作出大力发展党员的决定,党的组织迅速壮大,到抗战后期已经发展到100多万名党员,这些人主体上都是追求进步的,但是由于党在短时期内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某些地方党部为了追求党员数量忽视了质量把关,一些人存在个人主义、官僚主义等消极思想。这些都给党造成了不利影响,为了净化党的思想,纯洁党的组织,必须加强廉政建设。国共合作后,边区部分地方出现了享乐腐化现象。一些党的干部滋生了享乐腐化的思想和官僚主义作风,“出现了一些人搞贪污,破坏党和政府的威信,借着党和政府的名义做不正当的事情”,严重影响了党群关系。因此,党必须在边区进行廉政建设,杜绝这些腐败现象。
    加强廉政建设是应对国民党顽固派对根据地的破坏和日本帝国主义的分化瓦解的需要。抗战爆发后,国民党顽固派千方百计对我党及其领导的边区政府进行破坏、毁谤,日本帝国主义也派汉奸、间谍到边区进行破坏活动。毛泽东告诫全党,要防止“国民党对于共产党干部所施行的升官发财酒色逸乐的引诱”。张闻天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对抗战初期反对国民党腐蚀斗争进行总结时,也号召广大党员和干部要抵制大资产阶级的金钱、地位、美女的诱惑。
    以上这些就是抗战时期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的基本背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