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吕昭义(1948-),云南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名望(1979-),云南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世界历史博士研究生。 【内容提要】民国元年中华民国特使会同察隅地方政府与驻军南下巡查边界,在压必曲龚建立中华民国界牌,彰显国界。这一界标是在西藏地方分离势力掀起“驱汉”狂潮围攻察隅之际,针对英国和英属印度推行“战略边界计划”侵占我国察隅等边境地区固有领土而树立的,标志着新建立的中华民国对中印传统边界线的继承,并向中外宣示了中华民国对察隅边境地区固有领土的主权。 【关键词】中印边界;民国;察隅;标界 清末,清政府在西藏及当时的川滇边推行新政,时任川滇边务大臣的赵尔丰派遣程凤翔率部南下桑昂曲宗,进驻察隅,巩固边防,在中印传统边界线中方一侧的压必曲龚树立边界标志。对此,国内外学者已有所关注。英国著名的中印关系学者拉姆将程凤翔所部进驻察隅置于英属印度改变其东北边境政策的过程中加以评论,认为赵尔丰派遣程凤翔进入“阿萨姆的喜马拉雅山区”是英属印度改变对东北边境政策的一个原因。①印度学者梅赫拉出于为非法的麦克马洪线寻找历史依据的目的,声言赵尔丰、程凤翔在察隅的作为促使英属印度加强了对边境地带部落的管理与控制。②两者均未考察中国对察隅边境地区的治理,有意或无意将传统习惯线以北的边境地区居民视为独立或半独立的部落民。我国学者吴丰培充分肯定赵尔丰、程凤翔为捍卫国土所作出的贡献,指出:程凤翔“在压必曲龚地区,插立国旗,以阻英人前进,尚为识大体者”。③笔者曾发表论文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探讨,依据中外档案文献的记述得出结论:察隅边境地区为中国固有领土,在程凤翔进驻察隅之前中国西藏地方政权在该地区进行了包括征收地税田赋在内的有效管辖;英国为了封锁、镇压印度民族解放运动,实施将沿喜马拉雅山南侧坡脚行走的中印边界传统习惯线北移至山脊线的“战略边界计划”,谋图侵占我国门隅、珞渝、察隅固有领土;赵尔丰派遣程凤翔进驻察隅,目的是加强边防,捍卫国土;程凤翔在瓦弄以南压必曲龚树立大清龙帜,建立界牌,阻止英属印度侵犯。④ 程凤翔进驻察隅后一年余,辛亥革命爆发,西藏及川滇边形势骤变,英人扶持达赖十三世回藏,掀起“驱汉”狂潮,察隅被围困。1912年春夏之际,中华民国特使受命奔赴察隅,会同察隅地方军政南下压必曲龚建立中华民国界标。其时英属印度边境官员拔除这一界牌,企图销毁证据。迄今为止,国内学术界尚未对此事件予以足够的关注。本文拟钩稽、考证、对比中外文档案文献的有关记载,发掘几被湮没的史实,理清该事件的缘由及经过,为中印边界东段传统习惯线的真实走向再呈历史证据,并以此祭奠捍卫国土的先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