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结语 二三十年代城市知识群体的生活想象主要集中在生活的意义与趣味、职业生活及闲暇娱乐四个方面。在生活意义与职业生活的想象方面,知识分子一方面通过将个体摆在与社会的从属性关联位置上而获得道义上的正当性;另一方面,通过对日常生活基于生活必需品的物质需要所体现的世俗性与庸常性的批判,知识分子不但获得了对生活意义与职业工作真谛的解释权,并且与那些在他们看来无暇思考生活意义与反省职业工作的人们相区隔,确立了自己高于普通“庸众”的身份地位。在生活趣味与闲暇娱乐的想象方面,知识分子标榜艺术化、审美化的理念,提倡阅读书报、种植花草、影视戏剧、逛公园、旅游、体育锻炼等脱离日常生计的闲暇娱乐与趣味爱好,一方面将其视作对职业生活和日常忙碌的调剂和补充,另一方面建构出一种摆脱日常物质与生计需要的“自由”“雅致”与“性灵”的生活品味和精神世界。 在布尔迪厄看来,艺术的美学鉴赏一直企图抛弃大众。优渥与精致的生活方式造就的艺术评论家与鉴赏家否认艺术审美与文化消费能力是建立在对经济、社会与文化资本的占有基础上培养起来的后天习性。在这种论调下,大众被引导相信自己对于“高雅”文化的隔膜与不理解是源于自己的愚笨、缺乏天生的资质与灵感,他们不会想到是因为他们被剥夺了获得相关知识的权力(61)。以上海为代表的一批民国时期蓬勃发展的工商业城市建构出一套享乐主义人生观、占有欲望主宰的审美理想和上等人士的身份认同,为处于世俗化过程中的城市市民提供了一整套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62)。城市知识群体建构的生活品味因其花费较少并偏好严肃与纯粹的习性,而有别于偏好奢侈、夸耀,旨在满足声色之欲的富人阶层与市井民众的享乐主义生活品位,体现出拥有充足文化资本的知识群体与拥有充足经济资本的富贵阶层之间的身份差异。1920年代至1930年代的城市知识群体运用他们所具有的文化资本建构出的日常生活想象图景,强化了他们对自身群体的身份认同感,也固化了不同阶层之间的分殊。然而时隔不长。“九·一八事变”后,《生活周刊》的办刊风格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以宣扬都市通俗文化生活为特点转变为以针砭时弊和宣传抗日救国、马克思主义及社会主义为主要内容的一份新闻时政刊物。刚刚具有雏形意味的知识群体生活想象与生活品位淹没在紧张与激进的时代潮流之中。 注释: ①[法]艾芙琳娜·帕特拉让:《想象史学》,载[法]勒高夫等主编:《新史学》第292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②[日]山口久和:《中国近世末期城市知识分子的变貌——探求中国近代学术知识的萌芽》,载高瑞泉、山口久和编:《中国的现代性与城市知识分子》第4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③赵文:《〈生活周刊〉与城市平民文化(1925-1933)》第255-280页,[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版。 ④(54)[英]本·海默尔:《日常生活与文化理论导论》第12、72页,王志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⑤唐弢:《回顾——重读鲁迅先生的几封信》,载《回忆·书简·散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版,转引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总纂,傅小北、杨幼生编:《唐弢研究资料》第50-51页,[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 ⑥抱一:《创刊词》,载《生活周刊》第1卷第1期,1925年10月11日。 ⑦邹恩泳:《洋房汽车》,载《生活周刊》第3卷第34期,1928年7月8日。 ⑧杨贤江:《青年修养论——发端》,载《生活周刊》第1卷第1期,1925年10月11日。 ⑨杨鼎鸿:《错了》,载《生活周刊》第1卷第37期,1926年7月4日。 ⑩徐宗恺:《生活的反面》,载《生活周刊》第2卷第18期,1927年3月6日。 (11)万君默:《生活与兴趣》,载《心声月刊》1930年第1期。 (12)毕云程:《千差万别中的三种》,载《生活周刊》第3卷第43期,1928年9月9日。 (13)[美]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第292-297页,王宏志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 (14)项翔高:《总该想享受完美的生活》,载《生活周刊》第2卷第17期,1927年2月27日。 (15)(43)黄金麟:《历史·身体·国家——近代中国的身体形成(1895-1937)》第21、86页,[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16)吴文浩:《健全社会所须有的良好习惯》,载《生活周刊》第1卷第30期,1926年5月16日。 (17)[德]罗兰·桑巴特:《性爱、奢侈与资本主义》,转引自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第76页,[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18)谢明:《生活的节奏》,载《女子月刊》第1卷第2期,1933年。 (19)郭文骥:《生活的艺术化》,载《生活周刊》第3卷第6期,1927年12月11日。 (20)钱公侠:《趣味的等级》,载《民国珍稀短刊断刊资料汇编(上海卷)》第18659页,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7年。 (21)小牧:《谈生活趣味》,载《宇宙风》第7期,1935年12月16日。 (22)张静:《社会身份的结构性失位问题》,载《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6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