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谢维扬:《中国早期国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4页。 ②沈长云、张渭莲:《中国古代国家起源与形成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88页。 ③T. Earle ed., Chiefdoms: Power, Economy, and Ideology, N. 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④Y. H. Ferguson, "Chiefdom to City-state: the Greek Experience," in T. Earle ed., Chiefdoms: Power, Economy, and Ideology, pp. 169-192. ⑤K. Kristiansen, "Chiefdoms, States, and Systems of Social Evolution," p. 27. ⑥R. Bradley, "The Pattern of Change in British Prehistory," in T. Earle ed., Chiefdoms: Power, Economy, and Ideology, p. 46. ⑦T. Earle ed., Chiefdoms: Power, Economy, and Ideology, p. xi. ⑧T. Earle ed., Chiefdoms: Power, Economy, and Ideology, p. xii. ⑨易建平:《部落联盟与酋邦——民主·专制·国家:起源问题比较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88页。 ⑩T Earle ed, Chiefdoms: Power, Economy, and Ideology, p. 19.引文中“历史性的(原文:historical)”意指“真实的”,详下文。 (11)易建平:《部落联盟与酋邦——民主·专制·国家:起源问题比较研究》,第296页。 (12)沈长云、张渭莲:《中国古代国家起源与形成研究》,第111页。 (13)易建平:《部落联盟与酋邦——民主·专制·国家:起源问题比较研究》,第346页。 (14)参见黄洋:《古代希腊土地制度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 (15)参见黄洋、赵立行、金寿福:《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16)黄洋:《试论荷马社会的性质与早期希腊国家的形成》,《世界历史》1997年第4期。 (17)晏绍祥:《荷马社会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第76页。 (18)郭长刚:《试论荷马社会的性质》,《史林》1999年第2期。 (19)参见晏绍祥:《荷马社会研究》,第73-74页。 (20)奥·默里:《早期希腊》,晏绍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40页。 (21)奥·默里:《早期希腊》,第31-32页。 (22)周启迪主编:《世界上古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09年,第180页。 (23)晏绍祥:《荷马社会研究》,第79、180页。 (24)A. M. Snodgrass, "An Historical Homeric Society?" in A. M. Snodgrass, Archeology and the Emergence of Greece,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6, pp. 173-193. (25)黄洋:《古代希腊土地制度研究》,第22-23页。 (26)晏绍祥:《荷马社会研究》,第27页。 (27)参见晏绍祥:《荷马社会研究》第2章“关于荷马史诗所反映的时代问题”,第23-27页;黄洋:《古代希腊土地制度研究》,第23页。 (28)转引自晏绍祥:《荷马社会研究》,第27页。 (29)晏绍祥曾评论说:“原苏联学者安得列耶夫虽然批判了摩尔根把军事民主制当做彻底的民主制度的观点……但他同时却承认了氏族制度在荷马时代的重要性……实际上接受了摩尔根的观点。”(参见晏绍祥:《荷马社会研究》,第50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