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运河学笔谈:运河学研究方兴未艾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中国社会科学报 newdu 参加讨论

    20世纪30年代以来,运河研究已经开始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大运河申遗成功前后,各界又对中国大运河进行了全面调查,研究成果日益丰富,涉及多个领域和学科,运河学的学科框架初步形成。以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为首的运河研究单位和研究者,多次召开会议,就运河学的理论方法、知识体系展开热烈讨论。中国社会科学报特刊发八位专家学者的见解,并期翼以此为契机,引发学界对运河学的关注和讨论,进一步推动运河学的发展。
    邹逸麟(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20世纪30年代,现代意义上的运河研究已经开始。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现了大量研究成果。为了申遗的准备,各研究机构开始对中国大运河作了全面调查,逐渐形成了运河学。运河申遗成功后,关于运河学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今后需要做好以下事情:一、从学术层面讲。1.大运河沿线城镇规制问题。以往多介绍运河对城市或城镇商业的发展或促进作用,而实际上运河与所经过城市的规划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如运河穿城而过、绕城而过、从侧面经过等关系的不同,导致城市的规制也差异很大。2.做好大运河沿线的区域研究。以往研究多关注“点”,但同时应该做好点与区域社会相结合方面的探讨,如人口的移动对城市的影响,城镇与周围农村的关系等。3.南北文化交流融合的研究。隋唐大运河及元明清三朝的京杭大运河,在南北物资交流方面的作用很大。京杭运河的贯通到底对文化的交流影响有多大,或者有什么样的限制性,都值得研究。4.水利工程管理上的研究。过去学界对技术研究较多,管理研究较少。相比黄河工程而言,运河的治理技术则复杂得多,如各种闸坝的设置完全由人控制,汛情、过船都通过人力传递消息。运河的管理是一整套完整的系统,值得研究。二、从当今大运河管理、保护与开发层面讲。申遗成功后,要保护好运河遗址,还要科学开发,因此需要规范与监督。运河旅游开发需要民众的参与,要做专门系统的规划与研究。同时,运河文化要通俗化,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但不能是戏说,不能歪曲,因此运河研究者要重视通俗性读物的书写,让更多的人了解运河。
    李孝聪(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运河,自春秋吴、楚开凿之始,迄至今日,始终伴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历程。运河与长城,都是中华民族伟力的象征,孕育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内涵。中国有些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由于海内外研究者众多,而被赋予了“某某学”的称谓,如:汉学、敦煌学、徽学、藏学等。那么对运河的研究,是否也可以赋予“运河学”之称呢?
    运河,非中国所独有,世界各国都有开凿,有些古运河还在使用,而且国外也有专门研究运河的学问。西文构词对某一门学科的认定往往加logy后缀,譬如:Geology 地质学、Sinology 汉学;宽泛一些则不用“××学”,而是“××研究”。能否成为一门学科,需要完善5个层面:(1)概念(2)内涵(3)理论(4)方法(5)学科史。若能够建立“运河学”,需要上述知识体系的储备。
    我与运河研究结缘,始于1984年参加中国唐史学会组织的“唐宋古运河考察”,用44天从宁波考察至河南洛河入黄河口。此后,曾结合运河考察写过数篇与运河研究相关的论文。建立“运河学”,以我对运河研究的认识,以下内容更值得关注:(一)中外运河比较研究;(二)运河文献整理与研究的多元一体性;(三)运河对中国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的影响;(四)域外人士对中国运河的印象与意象;(五)运河学的数字化建设。
    作为一门学科,应当能够与国外相关学科有密切的联系,就像“敦煌学”,由于中外学者的广泛参与,关注共同的问题、探讨同一文献,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运河学”今后也必然要向着这个方向努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