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随笔 >

张西曼夫人魏希昭传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巾帼妇女》 张小曼 参加讨论

    魏希昭,字慧明,小名鄂秀,1914年9月15日生于湖北省武汉市。
    父亲魏涤凡(1886--1943),字儒成,出生于山东省商河县魏家村一个贫苦的农民世家,为人忠厚本分,勤奋好学。1904年18岁时仅背着一个小包袱徒步赶到天津报考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因为晚到了一天,招生时间已过,只好在校门外苦等,恰巧被校长碰到,因欣赏他意志的坚决,予以破格录取。在学校里,他因学习刻苦被评为优等生,他的同班同学石焕如认为他有才华、有志气,遂将小妹石洁如许配给他。
    石洁如(1894一1977),河北大成人。1912年魏涤凡与石洁如在天津结婚,后携家眷到武昌陆军军官学校任职。1914年石洁如生下大女儿,因湖北简称鄂,所以魏涤凡为女儿起的小名就叫作“鄂秀”,大名希昭,大概是希望这个秀美的在湖北诞生的女儿为人要光明磊落,如日月昭昭吧!
    1917年魏希昭3岁时,魏涤凡考取了官费留日生,遂把女儿留在老家,携夫人石洁如东渡日本留学,先后住在大阪西成郡南浦三江及东京神田表猿乐町三番地等地。等到魏涤凡、石洁如夫妇两年后回国探亲时,才知道女儿在老家所受的凄苦。当石洁如拿出香蕉叫女儿吃的时侯,女儿高兴地接过来贪婪地张口就咬,根本不知道香蕉是需要剥了皮才能吃的水果。石洁如难过地落下泪来,遂于1919年魏希昭5岁时,把大女儿也带到日本继续留学。
    魏涤凡在日本大阪高等工业专门学校化学科学习,石洁如则进入日本女子刺绣学校。她的刺绣作品活灵活现,夫妻二人学习都十分刻苦努力。1921年他们的二女儿在日本出生,取名魏希静。同年底,魏涤凡夫妇终于学成归国。魏涤凡为人忠厚老实,同学张庸(原名干臣)在临别赠富中称颂他“交友久而能敬,为人谋周且忠”,赵柔远的题词是“砥德砺行”,由此可见他的人品。
    回国后的魏涤凡开始尝试运用他在日本学得的知识搞实业救国,曾开办鹊华制革厂,后又在济南市高等工业专门学校教书。1923年魏涤凡夫妇又添了一个小儿子,起名叫魏希斌,比魏希昭小9岁。
    魏希昭从小秀外慧中,聪颖过人,学习刻苦努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幼年人济南县西巷小学,1928年在济南考入山东省立女中读书,班主任叫王溥泉(即1931年加人中国共产党的原江苏省委副书记、中纪委副书记刘顺元)。王老师思想进步,作风正派,讲课认真,深受同学们的敬重。他经常启发同学们要关心时事和社会生活,要研究学习课本以外的知识,并把《辩证法浅说》、《马克思主义ABC》等小册子悄悄拿给同学们阅读。1932年参加革命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离休干部葛林(原名葛为景)是魏希昭初中时期的同班同学,她在回忆中说“魏希昭性格直爽,思想进步,有正义感,作风活泼,和我比较接近。我也经常跟她讲述我看过的一些课外小册子的内容,她也很感兴趣”。王溥泉老师在葛林、魏希昭毕业前夕遭国民党反动当局通缉逃离济南。他曾劝同学们毕业后去北平考高中,魏希昭也听从他的劝告,于1931年9月人北京市立女子第一中学学习。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四省沦亡,爱国学生激于民族大义,纷纷投身进步学生运动,以挽救国家危亡、唤醒民众为己任,魏希昭与同班同学魏娱之一起也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场轰轰烈烈的运动中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