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魏希昭转学到山东省青岛市立女子中学读高二,做了插班生。魏希昭的父母和同学张佩贤的父母是世交,曾经同是留日学生,张佩贤曾认魏希昭的母亲石洁如为干妈,与魏希昭两人情同姐妹,十分要好,当时张佩贤担任反帝大同盟的支部书记,魏希昭与张佩贤出入相随,张佩贤立刻发展魏希昭等几个同学加入了反帝大同盟(反帝大同盟是1927至1937年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秘密外围组织),以举办小型图书馆、组织读书会和办壁报、出外募捐送给前线将士为活动范围。魏希昭爱读课外书,擅绘画,反帝大同盟主办的《曙光》壁报每次均由她画报头。魏希昭还参加了《海鸥剧社》,与张佩贤、俞启威(黄敬)和李云鹤(江青)等人一起演出《放下你的鞭子》等抗日戏剧。青岛女中的另一位同班同学秦元贞在1997年8月1日写的一份材料中回忆魏希昭“比较活跃,心直口快,敢说敢当,还乐于助人,总的说她的性格坚强,正直善良”。 1934年魏希昭从青岛女中高中毕业之后考取了五年制的山东医学专科学校,比她高两届的同学张兴华回忆魏希昭时写道:“在校时她勤奋学习,成绩优良,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1935年与魏希昭相识的济南女中高中学生许杏林在1997年3月12日回忆魏希昭时说“她为人正直善良,思想进步。当时日寇进逼,国势垂危,青年学生忧国之情高涨,见了面就讨论国家民族的前途,痛恨国民党的‘先安内后攘外’的政策,每谈及此,她总是对我说:‘中国不会亡,中国的希望在西北角’,西北角就是我们指延安的隐语”。 魏希昭在1936年9月18日(星期五)的日记中写道: 恶梦缠了我一夜,睁开眼猛然认识到血腥的‘九?一八’三字。五年了,我们在血迹模糊中过日子,四省沦亡,平津丧权,如今整个华北也在岌岌可危中。整个世界战云迷漫下,我们前途将有如何结局,我们还应该醉生梦死以求苟安一时吗?不,不,血的债是要血来偿还,不挣扎是死,挣扎则未必死,何不起而一战?敌人的野心是无止境的,得寸进尺终无满足。要不使敌人满足,只有我们下最后的决心,敲起血的钟,才是惟一的回敬。世界的洪流将掀起了,我们何平静如死水? 接着魏希昭写道 个人的问题、局部的难关都是与大时代同进退的,要求个人的自由、幸福、解脱必须是附在被宰割人群的自由幸福解放之下。大众有了生机,个人同时也有了活路。这不合理性的社会,须要来一个大的爆炸,粉碎不平的一切! 1936年冬,魏希昭与同班同学胡海峰相爱甚笃,并准备订婚,但家里坚决不允。魏希昭为反抗家里为她订下的包办婚姻只身来到北平,并经常到胡海峰的中学好友赵士侠就读的北京师范大学去观看壁报和大字报。赵士侠在1997年10月《我知道的魏希昭》一文中说“初次见面,她衣着特别朴素,说话爽直,对人诚恳厚道。对此我感到可亲可敬”。还回忆了魏希昭到北师大时“她不仅爱唱进步歌曲,还爱读进步书籍,当时看的有斯诺的《西行漫记》、长江作的《中国的西北角》、萧军著《八月的乡村》等,每读一书就一气呵成,不完不止”。这期间魏希昭参加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当时她住在东城女青年会,生活上艰苦朴素,每天靠步行到和平门外的北京师范大学,时常与赵士侠及同宿舍的地下党员孙直元交谈对时局的观点和看法。 这年12月胡海峰来到北平,与魏希昭在祯源馆约集六七个人举行了最简朴的订婚仪式,参加者有民先队员赵士侠、袁静等人。袁静是魏希昭在青岛女中读书时的同学、山东同乡,此时正在北师大数学系就读。订婚仪式过后,胡海峰与魏希昭就返回了济南。赵士侠在《我所了解的胡海峰》一文中回忆胡海峰“家境较贫寒,他上中学全靠东北长兄供给,其兄收入微薄,寄钱不多,胡生活艰苦朴素,从不乱花分文。在学习上勤奋刻苦,认真钻研。每遇听课有‘惑处’,或作业中碰到难题,他从不轻易问人,更不看别人已解之题,一知半解交卷了事,而必要经过自己冥思苦想之后仍未通,始请教于师友,但都要‘打破沙锅纹(问)到底’,务必做到弄懂学透而后止。遇到当天作业完不成时,就是开夜车也要做到‘当日事当日了’。所以胡海峰不但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且学得深而透,对知识掌握牢固。胡的这种学习精神不仅表现在课堂学习上,对课外学习活动,他同样能做到刻苦认真,一丝不苟,因此在学校举行的演讲比赛会中,胡海峰得了第一名”。赵士侠还回忆了胡海峰“为人热情豪爽富有正义感和爱国热情,遇有不平事常能挺身而出,主持公道”,曾在学校主持召开欢迎“抗日铁血骷髅团”的大会并演讲。魏希昭与胡海峰这样一个好青年由相爱到订婚就是非常自然的了。 1937年魏希昭在济南与张镜茵等人参加了妇女救亡协会,为抗日救国奔走。山东医专的同学张兴华在《我所了解的魏希昭同志》中回忆说:“‘七?七’事变爆发后,不久,山东学校停课,同学们痛恨日本鬼子,纷纷投军,以图抗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建立了统一战线(注:当时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青年不要到延安去,而是支持国民党抗日,就地参加抗战,胡海峰正是响应这一号召的典范),我校有一部分同学当南京正遭到敌机狂轰滥炸的情况下,冒着极大的危险去了南京,魏希昭就是其中的一个。她和最要好的同学胡海峰相互鼓励,不怕牺牲,由我校老师邢文嵘教授介绍胡海峰到学兵队任少尉军医,那时魏希昭和胡海峰结为夫妇,不久就怀孕了。因为学兵队是防化部队,待遇较优(发实薪),二人尚可维持生活。我当时也在学兵队任上尉军医,时相过从。胡海峰工作很努力,在学兵队屡受表扬,都知道他有一个贤内助,有时她也直接参与义务工作护理。”在江西、湖南等地一年多的时间里,经胡海峰之手救治了一大批在抗日前线杀敌负伤的爱国官兵。1938年底学兵队迁到湖南沅陵时,魏希昭生下一个胖胖的大儿子,取名胡湘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