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随笔 >

关于上海图书馆名家日记(5)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东方早报 王宏 参加讨论

    
    人们对日记文献研究刚刚起步时,就意识到日记这一应用文献具有双重属性,一是由于日记是作者记个人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具有鲜明的个性,而这种个性的呈现具有文学属性;一是由于日记是作者记录自己每日经历的事情,具有明显的备忘,这种备忘均为实录,可备考证史实,也就是具有了史学属性。
    大部分的日记都是属于“排日记事”的日记,但作者依旧能用简练的文字、质朴的语言,在不经意中写出他们的个性和风范。郑观应的《长江日记》里记载了他坐船溯长江,沿途考察有关轮船招商局航运的事宜,如向外国船长了解轮船吨位构造,通过轮船招商局沿江各码头的工作人员调研当地的进出口货物,为我们呈现了航运先驱务实、敬业的形象。再有刘承幹的《求恕斋日记》,详细记下了他采办的各类图书的目录,以及全年所用的购书费用,为我们活脱脱地描述了鲁迅所说的“傻公子”。尽管他们不属于公认的文学家,但他们随手写来,不把它当作品来着意铺排,刻意雕琢,用洗练的文字,随意的几笔状物、写景、抒情、记事,其功力绝对不在文学家的宏文高唱之下。郑观应在《长江日记》清光绪十九年(1893)二月二十八日写道:“自此始入巴峡,拓窗一望,左右石壁矗立,拔地参天,如颓败白垩粉垣,连络不断,真奇观也。”信手拈来的寥寥三十五字,可与文学名著《水经注》“山峡七百里,两岸连山,略无缺处,非停午夜分,不见曦月”媲美。
    “排日记事”在六十家的日记里还为我们留下了不少诗篇。安希范在《安希范游记》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八月十二日至三十日游太湖时附有《秋游诗》十九首,万历三十一年九月初三至二十四日末附有《诗草》。查慎行《南斋日记》在每日下往往附有诗作,虽多已刊入《敬业堂诗集》,然前后排序时有不同,且文字也多异,更有多首诗未刊,如《题扇头画兔应四皇子教》、《京口蔡卓庵将军以小照索题》等。张廷济《清仪阁笔记》也记有多首诗,未入他道光二十八年自刊的《顺安诗草》。另还在日记里记有诗评和辑诗结集之事,如袁昶《渐西邨舍日记》就有可观的品评诗篇之言论,李鸿裔《靠苍阁日记》也时有提及有关清代诗文辑集之事。这是诗史研究不可不重视的资料。
    日记不仅能写出作者的个性和风范,也能写出带有文采的美文,还能记录下大量的文学资料,以及诗人作者的生活创作的写照。在这六十家日记作者中不乏文学家,如诗人查慎行、吴骞、何绍基、袁昶、沈曾植、林庚白,作家包天笑、阿英、傅彦长、丁玲、康嗣群等。他们的日记是我们研究这些文学家生平事迹、心路历程、文学创作的第一手资料。如包天笑的《钏影楼日记》,记有他撰写掌故的资讯来源,以及他创作小说的目录,为人们探究包氏的文学创作提供了路径。这些作者还在日记里记下了他们的友朋往来的社交圈子,为我们拓展了提要钩玄文坛逸事的眼界。如《钏影楼日记》就让我们看到了毕倚虹、范烟桥等鸳鸯蝴蝶派文人生活、创作的状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