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被国际铁路界一直当做中国历史上首次重大铁路事故的惨剧,却似乎被中国正史完全忽略了。无论是《光绪上谕档》、《光绪朝东华录》、《清史纪事本末》、《光绪实录》、《李鸿章全集》,还是后人编撰的各类编年史、铁路专题史中,都找不到有关这一事件的记载。 与同一时期发生在大清国的很多大事件相比,这一惨案实在太渺小了,以至于史官们不屑于记载。而对于大清国正在艰难起步的铁路大跃进来说,这一惨案的影响实在太负面了,没有人希望它被广而告之。 我们只能从当时的中外报纸中,去还原这一“小”事件,并将它放置到帝国崛起的“大”背景下,重现风雷激荡中那一道倏忽而逝的小小闪电。 大英帝国首都伦敦。 1889年3月27日,星期三,深夜。 《标准报》的编辑部收到了一则来自上海的电讯:中国天津至大沽的铁路(津沽铁路)发生了一起“灾难性的”火车相撞事故,伤亡惨重。该报立即刊发了这条消息,并指出,如果这一噩耗属实,那将是对大清帝国铁路发展计划的一次沉重打击。 噩耗总是比喜讯真实。两天前(3月25日,光绪十五年二月二十四)的夜晚,的确有两列火车在津沽铁路军粮城站迎面对撞,并引发大火,造成数十人伤亡,死者多数被活活烧死,十分惨烈。 一连串的违章 悲剧发生在军粮城,今天津市东丽区。 这是一座位于华北平原中心地带的千年古镇,从唐代开始,为了防备北方的奚部落,在此屯驻大兵,转运军粮,因此得名。津沽铁路从军粮城穿越而过,这令它再度成为京畿交通的要道。 这一天傍晚,按照行车时刻表,将有两列火车在军粮城交会。 一列是从天津开往塘沽方向的,英文报道多称为“下行列车”,《申报》则称为“天津火车”。这是一列客车,共有4节车厢,司机是英国人Jarvis。《申报》的记者当时没搞清司机的名字,就用绰号“大鼻子”代之。据《申报》说,这列客车编号为“l1”。车上的司炉工是华人“阿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