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管旧警察局后,有人主张将这些“恶贯满盈”的警鸽全部杀掉,然而,共和国上海首任公安局局长李士英却清楚,鸽子只是一种通讯工具,既然能为军统和旧警察效劳,为何不能为新中国的人民警察服务呢?何况这些鸽子都是品种精良、又经过特殊训练的鸽之精英。 李局长果断下令,警鸽一只也不能杀,全部保留下来,而且养鸽子的旧警察也要留下来。于是,袁建东与几位饲养鸽子的旧警察,成为新中国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安局首任“鸽警”,其全称是上海市公安局行政处警鸽股警鸽总站,总站共有8位饲养鸽子的警察。 上世纪50年代初,新成立的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安局的通讯工具较为原始,除市区黄浦、新城、南市等公安局设手摇电话外,许多偏远的分局和派出所都没有电话。 那时,上海的治安形势颇为严峻,每天各分、县局都要向市局汇报治安情况和突发事件,市局每天要下发协缉、协查、会议通知等,都离不开通讯联络。在一时无法电话联系的情况下,诸多通讯工具中,警鸽当属最为理想的通讯工具。 二、警鸽是怎样训练出来的 当时,警鸽总站地点设在市局10楼的顶层。顶层上有大小鸽棚7只,留置鸽棚一只。市公安局设警鸽总站,偏远的分局和各郊县公安局以及偏远的派出所都设有警鸽分站,通过鸽子互放,来达到市局与各分、县局互通信息的目的。 警鸽按工作性质分为单程通讯鸽、往返通讯鸽、夜间通讯鸽三种。 单程通讯鸽最为普通。每天清晨,分局的通讯员将鸽子放在竹子和线绳做的八角折叠笼内,骑着摩托车带到市局警鸽总站,放入留置棚内,又将市局的警鸽带回各自分局或派出所警鸽分站,平时每两小时对放一次,如有特殊情况可随时放飞。 往返通讯鸽,主要是用于路程较远、隔山隔水、通讯员往返不便之地。它们能自来自去,比如吴淞、洋泾等分局和偏远的县局和派出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