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随笔 >

周恩来摄影记者钱嗣杰:错过“克什米尔公主号”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瞭望东方周刊 郜婕 参加讨论

    黑与白的两色世界,将已近鲐背之年的钱嗣杰带回到60年前花木繁茂的万隆。这位1928年出生的东北黑河人,自1954年开始担任新华社新闻摄影部中央记者组记者。作为毛泽东的第三任专职摄影师,他因拍摄“毛泽东1964—1969”以及其他一系列领导人影像而闻名。
    1955年4月,拍摄为期7天的第一届亚非会议结束后,周恩来说,“小钱和翻译太辛苦”,并提议和国务院副总理陈毅一起与他们合影。
    总理让两名年轻人站中间。陈毅说,“要得,要得!”钱嗣杰连忙推让,“要不得,要不得!”
    这个5天5夜没合眼的27岁年轻人和翻译浦寿昌,最终还是成为了构图中心,身着浅色中山装的周恩来和陈毅分立左右,浅淡笑容定格在历史光影中。
    作为万隆会议现场唯一的中国摄影记者,钱嗣杰用镜头记录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舞台上的精彩首秀。
    这些影像已经与周恩来那些从容平和却振聋发聩的发言融为一体:“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
    只是60年后,钱嗣杰之于这些照片的回忆,还包括他那些永远未能抵达万隆的同事——在“克什米尔公主号”上遇难的3位新华社记者。
    2015年4月10日,做完心脏手术出院3天的钱嗣杰,又一次站在了八宝山革命公墓的亚非会议烈士纪念碑前。
    60年来,他几乎每年都会来看望他们。
    牺牲在印尼的志愿军发言人
    后来回忆起来,“克什米尔公主号”在临近印尼海岸爆炸时,钱嗣杰正在雅加达的一所旅馆中等待3名同事的到来:时任新华社对外部主任沈建图、香港分社社长黄作梅、对外部记者李平都在飞机上。
    钱嗣杰本该与他们同行。月初,钱嗣杰与译电员刘茂俭率先抵达香港,一边采购器材,一边等待后续队伍到达,最终按计划一起乘坐“克什米尔公主号”飞赴雅加达。
    但当时也兼任中共香港工作小组组长的黄作梅临时决定,为了确保携带文件和重要物品的外交部信使的安全,由这两名小伙子陪同信使提前出发,乘船前往万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