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随笔 >

周恩来摄影记者钱嗣杰:错过“克什米尔公主号”(2)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瞭望东方周刊 郜婕 参加讨论

    本来“在香港待几天,逛一逛”的计划,变成了“路过香港,几乎没有停留,下了车就上船”。钱嗣杰回忆说,当时他“还觉得有点不痛快,因为香港我没去过,结果逛也没逛就上船了,而且船走的时间比较长,7天7夜”。
    他们先抵达雅加达,但无线电突然传来消息:中国代表团的飞机爆炸……
    沈建图是印尼归侨,与钱嗣杰一样,曾在朝鲜工作3年左右。他在开城任志愿军停战谈判代表团新闻处处长,“相当于谈判代表团的发言人,发布谈判最新消息、与各国记者打交道等都由他负责。”谈及这位故去的同事,钱嗣杰的记忆是:“沈建图业务能力很强,英文特别好,比中文好。他早年一直在国外,中文有时说得还比较笨。”
    沈建图在1944年参与创建新华社英文广播部,他那时的下属彭迪、钱行夫妇曾这样回忆:沈建图“英文非常棒”,如果说到采写英语新闻,“恐怕一般的美国人都写不过他”。
    他也爱喝咖啡,可当时的延安连茶都很难找到。偶尔有同事、朋友从国外带来咖啡,沈建图如获至宝,一壶咖啡不知道要煮多少遍。但他又很好客,每次有人到他的窑洞小坐,他总是招呼大家喝咖啡。
    1951年至1953年在朝鲜工作期间,沈建图只回国两三次。他的第一个孩子在此期间出生,很大的时候才第一次见到爸爸。“克什米尔公主号”失事时,沈建图的妻子正怀着第二个孩子。
    时任新华社社长的吴冷西后来在一篇吊唁文章中回忆了与3位下属临别时的情景:“我问他(沈建图),在短促的会议期间,是否可以写一些像过去在日内瓦和开城写的那样的特派记者述评。他说没有问题,‘至少可以写3篇。’看看他那闪闪有光的眼睛,看看他那薄薄的微笑的嘴唇,我毫不怀疑任务会被出色地完成。”
    周恩来的印尼副官
    钱嗣杰1945年参军后被送到东北大学文艺研究班、《东北画报》等地学习摄影。他的老师齐观山、陈正青、郑景康、曹兴华等,都是抗日战争中的摄影界前辈。
    1949年前的岁月里,他跟着东北民主联军第六纵队进入战场,亲历“三下江南”、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1950年钱嗣杰从云南前往朝鲜,在《东北人民解放军三下江南》《围困长春、吉林》《东北人民支援前线》《夏秋冬季攻势》《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中央民族访问团》这一系列作品后,增添了《朝鲜停战谈判签字》《美国被俘少将迪安生活在战俘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