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是独木桥 “四贡乡里,而后获焉。”这是柳宗元后来在回忆自己科举之路说的一句话。唐代开科举,“朝廷用文字求士”,这为下层“布衣束带”(柳宗元语)的读书人开了一条仕进求官之路。可其途之艰涩,让成千上万的读书人耗尽了一生的精力。唐代科举取士,因袭隋制,尤重明经、进士两科。按唐制,科举取士由太学馆举进的曰生徒(学生、门徒),由州县推举的曰乡贡。皇帝亲自下诏选士曰制举。韩愈《赠张童子序》说,天下每年参加明经、进士考试的有三千多人,能举进的不足二百人。许多人连考了十几年,也没中进;这中间一半人头发都白了;许多人一辈子也没能考中过。 《唐史摭言》载,有唐近二百年,登进士科者三千余人,以此计算,每年不足二十人。玄宗时,每年赴选常有万人。由于竞争激烈,学子奔走官府和王公之间,献文陈诗,乞求援引。古时称科举为“举人”和“觅举”,即指此说。柳宗元贞元十三年(公元797年),二十五岁时,作《送辛殆庶下第游南郑序》说∶“仆在京师,凡九年于今,其间得意者,二百有六十人。”也就是说,自柳宗元贞元五年到京城至贞元十三年,九年间只有二百六十人考中了进士,每年不足三十人。 柳宗元十八岁时,写过一篇《上德舆权补阙温卷决进退启》。这是通关节,干谒请托的文字,是当时求科举风行的习气。可柳宗元与别人不一样,他在文启中发泄了对科举应试的不满,说“载文笔而都儒林者,匪亲乃旧”,而自己持才“贾艺求售”,却得不到“善价”的回应。他还在文中抒发自己的志向说∶“不鼓踊(跳跃)无以超泥塗,不曲促无以由(通过)险艰,不守常无以处明分,不执中无以趋夷軌(平易的法规)”。他要借“声驰”、“风振”之势,“使尺泽之鲵(鱼),奋鳞而纵海;密纲之鸟,举羽而翔霄”。充满青年人的激情。 唐代制度,科举选士,须经吏部考试才能授以官织。二十四岁时,柳宗元博学宏词科考试不利,他又写有《上大理崔卿应制举启》。这个姓崔的大理少卿对柳宗元好象很赏识,柳宗元引为知己,开篇就有这样的话∶“古之知己者,不待来求而后施德,举能而已。其受德者,不待成身而后拜赐,感知而已。故不叩(敲打)而响,不介(引见,介绍。)而合,则其举必至,而其感亦甚。斯道遁去,辽阔千祀,何为乎今之世哉!” 清人陈景云《柳集点勘》说∶“柳子年二十四求博学宏词,二年乃得仕。此启盖初试不利后作,贞元十三年也。唐制,试吏部者皆考公主其事,子厚宏词试时,适崔卿已自考功迁大理,故深以不遇知己为恨,而更求其抚荐于再举耳。崔卿名儆,历右丞卒。”柳宗元在这两篇启书里,不象许多人那样肆意标榜自己,而说自己少年“躁进”,“朴野昧劣,进不知退”,这虽为谦恭之词,却真实透着“朴野”、质朴的憨态。纵观柳文,“文才气纵横,意志高抗”。(章士钊语)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