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随笔 >

“九一八”记忆:军刀上的帝国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中国经营报 萧西之水 参加讨论

     

1931年9月18日晚10点20分,奉天柳条湖,一声闷响。
    针对这次爆破铁路,关东军其实是机关算尽:就在10分钟以后,有一辆从长春开往大连的火车就会经过柳条湖,铁路一断,列车必定出轨,这就是个大新闻。到时候再嫁祸给东北军。
    出乎意料的是,炸药虽然炸了,但只有一侧铁轨出现了80厘米的轻微损伤,铁轨下的枕木也只断了两条。待到火车来了,这点损伤丝毫没能产生影响,于是关东军便灰溜溜地看着火车通过。
    但即便是这么蹩脚的演出,也酿成了“九一八”大案。
    “九一八事变”对中国是个惊天大案,不必赘述,但我们或许不知道,这场事变对于日本政治,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经济停滞,股市暴跌
    提到“二战”爆发的原因,经济学家必定会指向1929年蔓延全球的经济大萧条。但就日本而言,这场大萧条的影响并不是那么显著——因为日本已经萧条了10年,大家都习惯了。
    “一战”时期,欧美各国展开“绞肉大战”,日本远离欧洲大陆,又靠着协约国成员的身份给各国供给物资,从而获得“大战景气”。1916~1920年间,日本GNP平均增长率一举攀升到26.1%,整个国家的纺织、电力、铁路、海运、通信、制铁等轻重工业都得到了迅猛发展。
    但战争刚一结束,欧美国家的产品迅速回归,日本在1920年3月出现股市暴跌,到7月累计下跌了三分之一; 1923年9月日本爆发了里氏7.9级地震,包括东京在内的关东地区陷入一片废墟;为了解决关东大地震带来的经济危机,政府以支票形式给民间企业融资,结果累积的坏账又在1927年引发了银行挤兑。而在1920~1925年间,日本平均GNP增长率跌落到了0.5%,1925~1930年间更是出现了负增长,达到-2.0%。
    面对危机,日本政府的对策就是不断发行“特别融通”,也就是向受难企业发行紧急贷款。1923年10月以后,“特别融通”金额猛增,到1929年12月,这种临时贷款竟然占据了日本银行(日本的中央银行)每年总贷款的98.8%。总裁深井英五日后自嘲:“那是(作为救济性银行的)日本银行最为‘闪耀’的时代”。
    但即便如此大规模的投资,日本战后的生产衰退依然引发了全国性通货紧缩:1920~1925年间,日本平均GNP平减指数为-1.1%,1925~1930年间为-4.3%。
    之所以衰退至此,一方面原因是“一战”时期的繁荣让各生产者迅速扩张产能,却不注意节能降耗,削减生产成本;待到经济衰退,国内与殖民地市场不足以消化过剩产能,日本企业自然难以支撑。
    1929年7月2日,当日本第27代首相滨口雄幸入主首相官邸之时,日本就面临着这种“实为危机的困难”。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