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随笔 >

“九一八”记忆:军刀上的帝国(3)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中国经营报 萧西之水 参加讨论

    少壮当道,国策不保
    “一战”结束当年,1919年10月27日,三个日本陆军武官在德国南部度假胜地巴登巴登召开了一场秘密会议。由于陆军内部长期由明治元勋山县有朋(出身山口县,即原长州藩)把持,三人秘密决定,反对山县有朋与长州阀的统治,尽全力实现“人事刷新”,压制所有山口县出身的军人,将具有“新思想”的军人捧上高位。
    这三位军人便是永田铁山、小畑敏四郎、冈村宁次,均是陆军外派到欧洲的武官,后来也被称为“陆军三羽乌”(陆军三杰)。三人在欧洲观察一战期间,发现欧洲陆军无论是装备还是战术都有着巨大创新,深感日本军事发展的落后,便决定在回到日本以后用“新思想”推动国家变革。
    那什么是“新思想”呢?
    “光靠战时计划无法满足现代国防需求……必须进一步统合、组织、运用一切能够支持战争的人力物力、有形无形等一切要素……没有国家总动员的准备计划,现代国防就无法成立。”
    这一大段话出自永田铁山的著名策论《国家总动员的相关意见》,其实用三个字可以概括:“总体战”。
    “总体战”是战争发展到20世纪的崭新概念,从永田铁山的描述中便可看出:日后国家之间的军事较量,靠的不再单纯是军事实力的对比,更是国家生产能力、运输能力、调度能力的综合水准。如果不能将每一个国民的每一滴汗水榨干,战争就不可能打赢。
    其实,军部少壮派憧憬的“高度国防国家”也需要强大的工业基础与生产能力,所以永田铁山本人并不反对滨口雄幸的“产业合理化”运动,甚至也在各个方面寻求与政府合作,但在对外政策,尤其是对待中国东北地区的问题上,他们却并不认同政府的既定国策。
    1931年4月,陆军省与参谋本部的5名课长聚集一处,商议出了《满洲问题解决方针大纲》,决定要对东北采取武力行动,时间则定为“约一年后、即来年(1932年)春天”。这份大纲迅速传给关东军,也成为“九一八”事变的指导性文件。
    到了8月,5名课长之中的参谋本部编成课长换成了我们耳熟能详的东条英机,员额也增加了两个,“五课长会议”顺势变成了“七课长会议”。而这七名课长之中,有四个人同属一个著名的陆军帮派——“一夕会”。
    “陆军三杰”相继回国以后,召集志同道合的军人组建帮派,共同压制长州阀。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前夕,陆军省、参谋本部、教育总监部、关东军等重要陆军机关已经遍布“一夕会”成员:永田铁山在陆军省军事课,负责军务;冈村宁次在陆军省补任课,负责任免佐(校)级军官;武藤章在参谋本部作战课,负责制定作战计划;板垣征四郎在关东军担任高级参谋,捏住了关东军的行动大权。
    不到10年的时间里,少壮派已经完全掌握了陆军系统运作的基础。但与此同时,陆军上层的南次郎(陆军大臣)、金谷范三(参谋总长)却都是旧长州阀的继承者,这对上下矛盾,也成为“九一八事变”中的重要关节。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