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近代史 >

谁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4)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光明日报》2015年11月3日 吴骁 参加讨论

    从1871年到1897年,京师同文馆又先后增设了德文馆、医学馆、格致馆、东文馆。1876年,建立了中国近代最早的化学实验室和博物馆。1888年,又建立了天文台和物理实验室。随着学科设置与仪器设备的日益丰富,京师同文馆的现代高等教育特征也愈加显著。
    至于1866年由左宗棠奏设于福州的求是堂艺局,初分为前、后两学堂,前学堂修法语,学习轮船制造,后学堂修英文,学习轮船驾驶;后经陆续添设,至1897年,已拥有造船、绘画、艺徒、匠首、驾驶、练船、管轮、电报八所学堂,这些学堂在习惯上一般统称为福建船政学堂(或福州船政学堂、马尾船政学堂)。
    福建船政学堂最早设立的驾驶、造船两个专业,学制最初定为5年,后根据实际情况延长至6至7年不等。在此期间,除了学习一些相当于中学程度以及少量略高于中学程度的数理基础课程外,还要掌握一门外语,并通过长期的实际训练,掌握一门比较高深的专门技术(驾驶或造船),因此,其办学层次毫无疑问达到了高等专科程度。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福建船政学堂可谓在国内开创了“厂校一体”“产学一体”的办学体制,并且将普通高等教育、高等及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非全日制成人教育集于一身。此外,该学堂还于1875年在全国率先派送毕业生出洋留学。以上种种办学举措,在中国教育史上均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两相比较,由于京师同文馆在开办之初并不具备现代高等教育特征,其正式开创自然科学专门教育的时间要晚于福建船政学堂,而且最初的实际教学水平和学生程度也大不如后者,因此,福建船政学堂实足以堪称中国近代第一所官办高等专科学校。
    民族危机催生的最早官办大学:北洋大学堂和京师大学堂
    1892年,洋务派官员盛宣怀出任津海关道后,开始筹建一所新式大学。1895年他上书时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王文韶,希望能奏请光绪皇帝开办一所“天津中西学堂”。盛宣怀筹设的这所学堂,虽名曰“中西学堂”,但其章程中所规定的课程内容均属“西学”范畴,王文韶索性直接改为“西学学堂”,然后向光绪皇帝上奏折《津海关道盛宣怀创办西学学堂禀明立案由》。两天之后,光绪皇帝就在这份奏折上作出了“该衙门知道”的朱批,然后又以军事急件的形式,当日就送返天津。以上细节,充分反映出当时的朝野上下对于尽快建立起一所新式大学,实现兴学强国的愿望之迫切。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