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增长较快的为医疗方面的洋行,共有3位医生和1家药店,分别为柏医生(Bell, Thos., Goodall, C. W.)、补医生(Burton, G.W.)、合信先生仁济医院(Hobson, Benj.)和润馨药房(Muford, J. D.)。 医疗事业自开埠以来就是发展迅速的行业,不仅人数增长,且门类越来越细,此前即有的外科医生和普通医生仍旧增长,独立的药房或者药剂师也随之出现。 饮食业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于是一些配合西人饮食习惯的饮食洋行迅速崛起,比如有得利(Baron, J. S.)、埃凡(Evans, H.)、新德记(Hogg, G.W., & Co.)等数家洋行分别经营面包、饼干、红酒、雪碧、啤酒等。 行名录中还有一位洋商丰顺(Holmes, C. M.)也应当归入饮食业,因他的主业为“屠夫”,可见当时西人已经有专门的肉类供应商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某些门类洋行的新设,比如第一家在沪西人开设的餐厅——义利,英国商会秘书裕盛(Pattullo, S. E.)抵沪,还有上海第一位摄影师李阁郎(Legrand, L.)的到来,当然李阁郎也兼营钟表业务。此后上海的照相馆和酒店餐馆逐渐繁荣。一些传统行当也有所增长,诸如主营茶叶监察的天青威厘臣(Wilson, Craven)、仓储类的下海浦(Seaman's G. C)等的开张。 这一时期,早年增长快速的汇票代理商却只增加了悲支(Page, F. M.)一位,其中原因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值得注意的是,1858年的行名录中还有一位比较特殊,即Hallpike, J.,行名录记该商为鸦片掮客。鸦片贸易在当时对华贸易中占据重要部分,但属于走私性质,且大多垄断在一些大洋行手中,此处竟然明目张胆将他记为鸦片掮客,不知何故。 多样化经营应是当时洋行的生存之道。丰裕洋行(Fogg, H. & Co.)和福利洋行早先已经成立,丰裕行早先经营经营船运杂货、仓储,1856年时兼从事拍卖行生意,丰裕洋行就此还在《北华捷报》上刊登广告宣传自己的业务。福利洋行(Hall & Holtz)此前以食品业起家,到1856年时则转而经营食品业、船运杂货、一般仓储。该行自然也会借《北华捷报》这个平台宣传其销售的产品: 出售刚到货,在签署人的商店里有售 大量出售高品质加利福尼亚面粉,每袋五十磅,极便家用,每袋四元。另有最高品质火腿和奶酪,高档饼干、咖喱粉、以及酱料,切条芒果酱,大量鞋、靴,大小灯罩和烟囱,以及其他各式商品。 福利洋行上海,一八五五年十月六日 由上面的广告可知福利洋行销售的物品可谓五花八门。由这些食物就可知当时西人的饮食习惯并没有因来到异国他乡而改变,火腿、芝士等这些中餐不常见的原料是他们必不可少的,于是自然有相关的洋行从事此类贸易。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