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近代史 >

从1850年代《上海年鉴》看洋行兴衰(4)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文汇报 罗婧 参加讨论

    其他洋行产业的变化与1854年没有太大变化,上文提及的汇票代理商和银行的逐步增加,使得上海的金融事业在与大洋行的斗争中稳步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字林西馆、望益纸馆、墨海书馆等著名机构出版了一些时事相关的著述,还有一些经典著作,在丰富上海文化产业方面具有重大作用。医疗方面,在册医生已经有4位,其中有两位还是爱丁堡皇家外科医师学会会员。
    1850年代对于上海来说是动荡岁月,许多武力事件一次次冲击着原本正在迅速发展的上海经济。动荡的局势导致洋行大量歇业,对外出口大幅下降。本文对此也略作介绍,但不详尽展开。
    对比1854年至和1856年年鉴,有15家洋行不再见于行名录。
    歇业最多的为航运船舶相关的洋行,共有4家,分别为:义利(Donaldson, C. M.)、Purvis & Co.、Wendler, J.和Young & Lamond。这反映当时在上海的航运船舶类为主的行业竞争之激烈。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洋行担心起义军会攻击他们的船队,故放弃原先的长江航道,航运受损,船舶业自然会衰退。
    再看1856—1858年间,关闭的洋行更多,共有26家。歇业最多的依旧是船舶相关洋行,也有4家,分别是:外虹口船厂(Potter, M. L.)、Rogers, J.、Sutton, H.、Trannack & Co.。值得注意的是,根据1854—1856年的行名录,此时段船舶业总体上是兴替频繁,虽停业8家,但新增9家。
    其他诸如医疗、汇票代理、宗教、仓库、裁缝等行业也有洋行歇业。负责道路检查的Clifton,S.也不再见于记载,但根据《工部局董事会会议录》可知,这位受雇于工部局的道路检查员在1860年之前可谓掌握重权,最终因工作失当而于1860年11月被迫辞职。
    1853年太平天国攻下南京,其势力在江南地区进一步扩大,而小刀会起义也在上海到达顶点。
    如果排除洋行自身经营的问题,洋行陆续歇业应当与动荡时局不无关联。
    至此,本文将1854年至1858年《上海年鉴》连续发行的《在沪洋行名录》做了大致梳理,从中不难发现《上海年鉴》作为编年体史料的重要研究价值,同样,我们也可从洋行的更迭、业务的兴衰等变迁中窥得时代大背景的变化。
     
    (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