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学生在上海 上海以其近代远东经济中心的地位、华洋交融的文化氛围和便利的近代生活设施,成为留美学生归国后就业和生活的首选之地。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王立诚利用1936年出版的《美国大学校友在中国》一书中的会员名录,从计量的角度考察了上海留美归国学生的生态。 经过数据统计,王立诚发现,1936年的上海美国大学校友会240名华人会员中,人数最多的是硕士,其次是学士、博士,并且呈现出学士人数越来越少,硕博士越来越多的趋势;就学科上来看,大多偏向于社会科学、法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医学,而且实用性知识日益受到重视,比如工商管理硕士和医学中齿科医学博士人数急剧增加。王立诚说:“这与当时中国社会的需要,尤其是上海的社会经济状况相关联。” 在其报告中,美国大学校友会华人会员的就业格局被大致分为这样五类:政府(34人)、金融企业(44人)、交通与工商企业(77人)、文教与社会事业(48)、自由职(37)。王立诚认为,这一群体服务于金融企业领域的人数虽不是最多的,但有着强劲的势力,其中有些特殊的政治因素,如宋氏三兄弟对资本的控制。但知识因素也非常重要,“如引进美国泰罗制的穆藕初、成功研发火柴生产工艺的林天骥、被称为‘中国广告之父’的林振彬等,都有着突出的创新能力和知识优势。” 同时,最有上海特色的就是自由职业者群体,尤其是医师和建筑师的影响力可谓巨大,除了颜福庆外,刁信德、牛惠生、张西铭、富文寿等,分别是当时国内传染病、骨科、眼科、儿科的顶尖专家;而过养默的上海银行公会大楼、范文照的南京大戏院(即现在的上海音乐厅)和美琪大戏院、赵深的上海大沪大饭店、大上海大戏院等等,都是展现当时中国建筑师高水平的代表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