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对致信对象的动态情况特别是其对日政治主张总能及时掌握,书信起笔通常很快就写到对方的历史壮举和近况业绩,拉近了笔谈双方的心理距离。这也就为求得最大的政治共通性作了良好铺垫 今年是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爆发80周年。在回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中,毛泽东同志运用亲笔书信与各方人士积极联络,争取社会各界对中国共产党政策主张的最大认同,堪称近现代“亲书政治”的一个成功范例。 上层统战的“外交”手段 在共产国际有意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日寇加紧蚕食侵略中国的危急情境下,中共的“八一宣言”定稿并传出。受其影响,国共两党开始谈判。 然而,谈判并不顺利,军事对垒仍在,国共通而未通。在此情形下,亲笔书信成为毛泽东沟通国民党政要和社会精英的重要手段之一。与亲笔书信相协同的,还有派员联络、电报联系等。派员联络通常会捎上亲书,电报联系具有近代化的便捷性,但前提是双方必须互递密码,这通常是在“亲书政治”奏效之后进行的。 此外,中共方面还以中共中央、中国共产党、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红军将领等名义向国民党等发出宣言、通电、公开信等,以宣传共产党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主张。这些政治文件虽然很多也蕴含着毛泽东的心血智慧,有的甚至就是出自他的手笔,但因为是以组织的名义,因而不能视为亲书。 毛泽东的“亲书政治”,以统战理论观之,可统归于上层统一战线的范围。因此,这一时期毛泽东写给党内同志的书信暂不入论列。在1936年3月27日中共中央举行的一次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作关于“外交”问题的报告。这里的“外交”,实指统一战线。报告确立了十大“外交”方针,其中第十条正是“发表普遍的或个别的请求书”。如果说宣言、通电、公开信等可称之为“普遍的请求书”的话,那“个别的请求书”则非写给统战对象的亲笔书信莫属。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