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政府部门首次对食盐专营取消传闻加以确认,雏形产生于春秋时期的食盐专营制度计划于2016年废止,2017年全面按照新的方案实行。那么,在这2600多年里,国家对食盐的控制是越来越严格还是逐步放松,禁与放对于普通百姓哪个更为便利,官盐和私盐在质量和价格上哪种更好?就这些问题,早报记者专访了复旦大学中国经济史学者黄敬斌。 黄敬斌现为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社会经济史、明清史,但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整体情况、对食盐专营发展脉络也有着长时间的关注和观察。代表作有《民生与家计:清初至民国时期江南居民的消费》。 “改革、变迁的方向总是放松政府的控制,增加民营的成分。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汉武帝时代的盐铁官营得算是计划经济下的国营企业,宋代很有点国企搞承包的意思,明代中叶以后,特别在废除纲法之后,虽然还有一些行政上的条条框框,大体上算是实现市场化了。” ——黄敬斌 (责任编辑:admin) |